• 2

捷運凹子底站的轉乘空間未來還有用途嗎

感覺就像是,原本預留藍、棕線,在紅橘線通車數年後動工,就像台北捷運也是慢慢完成的,結果一時預算吃緊,就沒沉住氣耐心等待,急著降為輕軌開工,現在輕軌完工了,就安於把輕軌也當成已完成的大眾捷運路網,改去新劃設黃線,原本黃線也是輕軌,結果現在又有預算了,就升為捷運,但當初Y字型路線原本是為輕軌設計,直接做成捷運反而無法密集發車,浪費捷運的效能跟成本,一堆轉乘站也都不是原本紅橘線預留的,因而轉乘步行路徑可能很長,不像台北捷運都是一開始預留好,轉車直接在月台上下樓就好,甚至可以平行轉乘

所以我覺得當初應該沉住氣耐心等待,不要急著把藍線降為輕軌,等到現在這筆黃線的2000多億預算就可以拿來把藍、棕線完成,未來再慢慢規劃遠期路網,就不會陷入Y字路網打結,甚至變出跑到深山裡面的紫線
現在高鐵高雄方案真的復活了,那其實當初的捷運藍線、棕線也應該復活,不然那些轉乘空間都留好了,沒用到真的可惜了

現在的輕軌速度慢,加上違規車一堆,輕軌又不敢硬起來撞,萬一死傷又要被怪,導致輕軌自身必須落實停看聽防衛駕駛,路權變成超級卑微,還不如把重軌完成,而不應把輕軌也當成已經完成的大眾捷運路網之一

例如黃線的經費,不如拉一條橫線連通到凹子底,然後再慢慢沿著輕軌路權的土地去蓋新捷運來彌補這個歷史共業(相當於鐵路立體化工程),等到輕軌車輛屆齡報廢再把路廊改建成綠園道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