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高雄淹水的區域本來就是傳統上 老高雄人都知道會淹水的地方例如美術館的豪宅區 從前根本是漥地改建的筏木池左營的新建案靠近果貿 也是每年颱風來必淹當年賽洛瑪颱風 水淹到床板變舢舨三民區也是 高雄第一個滯洪池在三民區不是沒道理仁武八卦寮也是只是在都市開發和炒房的聲音淹蓋下被忽視了
社區設計跟管理都不一樣---有沒有設置防洪檔板有沒有排水抽水設施有沒有緊急發電機有沒有將車道入口刻意架高有沒有管委會戮力管理有沒有對排水管線定期清淤有沒有盡責的保全人員在合適的時間警告住戶有沒有熱心的主委關注開啟防洪設備的時機---天壤之別啊
啊是講完了沒啊? 沒在現場的人,出張喇叭嘴,還扯什麼政治?會不會淹水,為什麼會淹水,看過現場就知道很難嗎?還有人說,裡頭能有啥百萬豪車? 住在裡頭了嗎? 認識住戶了嗎?附近其他社區有淹的話,噬血的媒體會錯過嗎?還活在什麼時代,這種事情能隻手遮天嗎?
小丁做事小叮噹 wrote:就看社區大樓的防水柵...(恕刪) 這個要建商一開始規劃,在設計規劃時,已經要想到關於防洪水的設計規劃,並在唯一的突破口上加入良好的防水匣門,這個建案算是100分了,不過,當然,還是要加一點點的運氣,如果雨再多下一點,超過防水柵門的高度,那也只能G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