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在台北工作,但是家裡是在台南,高雄看房子則是剛好父親被調到高雄,於是我們就從農16開始,看到榮總,又回市區看,以台北的眼光來看,高雄的房子真的便宜,乍看之下,未來好像真的沒有持續貶值的空間,但要說到增值,我個人則沒有如此看好,倒不是對高雄未來沒有信心,而是我覺得南北的房市有幾個先天的差異。
舉例來說,大部分住在南部的人其實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房子的坪數通常都不小,跟北部多在30、40幾坪的房子比起來都大了一號,而當年輕人長大獨立之後,即使待在南部工作,也不一定會有搬出去住的想法,通常都是跟父母同住,一方面可以省點錢,一方面在南部的傳統習慣上,也比較喜歡跟父母同住,除非房子真的太小間,不然我以前南部的同學,至今30歲了,跟家裡住在一起的比例少說也有60%,要是沒有外來人口移入,自然買房的需求就不高。
另外一點,在高雄工作的外來人口,例如台南,有多少台南人在高雄工作會想要在高雄買房子?我爸公司裡的台南人不少,但幾乎每個都是從台南通車下去的,台南、高雄的生活水準其實差不了多少,甚至以我一個台南人的眼光來看,台南除了路小條了一點以外,其實以生活的環境來說,像水、空氣的品質甚至可以超越高雄,自然無法吸引到台南人搬到高雄去,跟北部,像是不少桃園人選擇搬到台北的機率就會高一點。
而供給面,高雄的空地真的太多了,農16、榮總附近、左營通通都在蓋房子,撇開這些新房子不看,很多10年以上的舊房子還有一堆空著,我阿姨在左營就有一間60幾坪的房子,10幾年前買全新的要13萬,結果現在要賣,賣10萬都沒人要,然後整棟大樓還有一些空屋,所以要在短時間消化掉這些房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像北部的房子幾乎在預售的時候就賣掉好幾成,等蓋好就幾乎賣光了,可是上次我在高雄看房子,每間都是蓋好在等客人上門,整體的感覺就是供過於求,不過也有可能是南部的銷售習慣就是如此,一定要看到房子才肯買。
為了避免資金被套住,我家人最後還是選擇租屋,雖然跟付房貸的錢差不了多少,但我們家一向沒什麼財運,不求賺錢,只求不虧,還是保守點好。
phy12345 wrote:
另外,樓主的: "台灣景氣低迷,人民信心度不足" 這一句話,我也不認同
小弟出社會約10年,這10年中,這句話無時無刻都有人提起,好像景氣才沒好過,到底什麼才叫景氣好?我實在很懷疑...(恕刪)
真是巧,我老爸倒是常常跟我提起這樣的觀點....我今年32歲,老爸剛好60歲。約十年前小弟去當兵,老爸就一直叫我簽下去(簽職業軍人),當時他就是跟我講「現在外頭不景氣,簽職業軍人比較有保障」,十年過後他還是告訴我景氣不好,事實上不用他講,近十年的職場生涯我也看的出來景氣不理想。
對老爸而言,他那一輩是見證台灣經濟起飛然後又滑下來的世代,以他的認知,可以稱為「景氣不錯」的年代大約在1975~1995左右,大概民國85年以後他都覺得是走下坡。當然這只是老爸個人的觀點,而且我覺得所謂景氣好壞也要看待在哪個產業而定,有些產業因時代巨輪而消滅但也有產業隨著時代巨輪而誕生。
回到題目,我也是高雄人,我也覺得目前高雄有餘屋過剩的狀況,然後遇上近幾年景氣的關係,有辦法買屋的年輕人並不多,所以我也是優先選擇住老家,我的同學、朋友北上求職的倒是一堆(事實上我也在台北工作過兩年,後來有機會還是想回到高雄.....不喜歡台北的天氣)。以目前高雄房市來看,若沒辦法提升中產階級的收入或引入外來人口,光靠老一輩換屋的這種需求,想要消化掉一堆空屋可能還需一段時間。
看很多空屋擺在那裡,價格相較於中北部也很划算,經濟能力OK的人其實是可以入手的,但小弟考慮到收入與工作穩定度(現在中小企業說倒就倒,小弟危機感很重),再想到買下房子後未來二十年的貸款......唉~那種心情很難用文字表達,還是先努力賺錢再說....
補充一點,我同意上面版友的看法,小弟高雄台南兩邊都待過,如果以環境條件來評估,真要買房子定居下來,我會優先考慮台南說。
-(深思)-
大家所看到的都是北高雄的繁榮,有機會到南高雄來看看.
到小港附近看看,保證你看到不一樣的高雄.
只能用"亂"一個字形容,似乎是呈現無政府狀態,不過,也因為這樣的濫環境,
讓小弟能以五百多萬買到40地坪的的透天厝.
看好未來房市發展,應該指的是北高雄吧,以南高雄這樣的環境,想發展的起來,
先把工業區與住宅區分割,還有高雄機場遷到南星計畫,聯勤搬遷,金福路與翠亨路上的貨櫃場搬遷,
整個南高雄不因為這些地段,把南高雄搞的像離島一樣,
現在紅毛港已經遷村,之前的南星計畫應該要持續推動,將小港機場遷移到南星計畫,
結合中安路附近紅毛港遷村居民的新市鎮重劃區,應該是可以好好發展的一個繁榮地區.
不過,這種事情用想的就好了,政府動作沒那麼快,可以看到現在高雄政府整個重心都在北高雄,
南高雄的民眾就繼續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吧!

08公08,哥愛哩來公08妹賽公08翻譯:恁爸說恁爸,還要你來說恁爸不能說恁爸!
20年前,
台灣也有一坡段房地產大榮景, 台北房價也是炒很高, 我父親也是用台北人的眼光來看高雄,
當時飆漲初升段, 我父親在當時最熱鬧的三多商圈 (就像現在在炒的農16,美術館,巨蛋) 旁邊買大樓,
一坪才7萬, 一次買6戶(投資),
有健身房游泳池..等.花招, 以台北人來看, 真的好便宜. 後來有漲到18萬/一坪.
當了很久的包租公,
現在20年過去, 要賣時,
發現整棟社區一堆人在賣,
大樓舊了,
現在一坪要賣個5~6萬, 不知有沒有人要?
不像台北,
台北的中古屋還可以升值,
投資高雄的大樓很容易賠錢(就算在農16或美術館也一樣), 那是當初 陳水扁 說未來要到南下定居, 幫建商炒房價的.
大樓的房子舊了, 一定貶值.
除非是投資高雄的店面, 而且是有熱鬧潛力的店面.
LU660104 wrote:
不像台北,
台北的中古屋還可以升值
房子舊了就是舊了,除非是店面或透天別墅。今天住太舊的大樓,生活品質會下降,地點再抗跌,我也不想住。大家拼命往台北擠,委屈自己買舊樓住小房,所以抗跌,講幾坪賣價沒太大意義,"因為是你在住",等你要賣了,更舊了。
所以小弟才會說,以小弟現在在高雄生活品質,環境跟台北一些友人天差地遠,也沒賺得少,存更多,可運用更多,幹嘛想不開?小弟職業只稱的上高級勞工,許多人都可以比小弟輕鬆做到,所以才希望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多來高雄玩玩看看,不要再聽一些北部觀點,水啦空氣很差啦,真是見鬼了

聽到這裡,許多人應該會認為小弟是南部人所以喜歡南部,錯了。小弟是非常實際且行動派的,小至購車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老實說,小時候一直到出國前,不喜歡南部,剛去台北唸書時,不喜歡回來南部,當時心中對於南部的抱怨,落後,比現在還多,開始轉換自己是台北人看台灣。自從出國唸書回來,眼界開了,想法變了,現在想的多是,我要的是什麼?我可以感受到什麼?
想到以前那個自以為是的自己,我有更多理由不想當高雄人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