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Love新高雄,看好高雄未來發展,及其他地區的一些看法

剛好前陣子有在高雄看房子,我自己個人對於高雄的房子不是很看好,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供需上面。

自己是在台北工作,但是家裡是在台南,高雄看房子則是剛好父親被調到高雄,於是我們就從農16開始,看到榮總,又回市區看,以台北的眼光來看,高雄的房子真的便宜,乍看之下,未來好像真的沒有持續貶值的空間,但要說到增值,我個人則沒有如此看好,倒不是對高雄未來沒有信心,而是我覺得南北的房市有幾個先天的差異。

舉例來說,大部分住在南部的人其實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房子的坪數通常都不小,跟北部多在30、40幾坪的房子比起來都大了一號,而當年輕人長大獨立之後,即使待在南部工作,也不一定會有搬出去住的想法,通常都是跟父母同住,一方面可以省點錢,一方面在南部的傳統習慣上,也比較喜歡跟父母同住,除非房子真的太小間,不然我以前南部的同學,至今30歲了,跟家裡住在一起的比例少說也有60%,要是沒有外來人口移入,自然買房的需求就不高。

另外一點,在高雄工作的外來人口,例如台南,有多少台南人在高雄工作會想要在高雄買房子?我爸公司裡的台南人不少,但幾乎每個都是從台南通車下去的,台南、高雄的生活水準其實差不了多少,甚至以我一個台南人的眼光來看,台南除了路小條了一點以外,其實以生活的環境來說,像水、空氣的品質甚至可以超越高雄,自然無法吸引到台南人搬到高雄去,跟北部,像是不少桃園人選擇搬到台北的機率就會高一點。

而供給面,高雄的空地真的太多了,農16、榮總附近、左營通通都在蓋房子,撇開這些新房子不看,很多10年以上的舊房子還有一堆空著,我阿姨在左營就有一間60幾坪的房子,10幾年前買全新的要13萬,結果現在要賣,賣10萬都沒人要,然後整棟大樓還有一些空屋,所以要在短時間消化掉這些房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像北部的房子幾乎在預售的時候就賣掉好幾成,等蓋好就幾乎賣光了,可是上次我在高雄看房子,每間都是蓋好在等客人上門,整體的感覺就是供過於求,不過也有可能是南部的銷售習慣就是如此,一定要看到房子才肯買。

為了避免資金被套住,我家人最後還是選擇租屋,雖然跟付房貸的錢差不了多少,但我們家一向沒什麼財運,不求賺錢,只求不虧,還是保守點好。
phy12345 wrote:
另外,樓主的: "台灣景氣低迷,人民信心度不足" 這一句話,我也不認同
小弟出社會約10年,這10年中,這句話無時無刻都有人提起,好像景氣才沒好過,到底什麼才叫景氣好?我實在很懷疑...(恕刪)


真是巧,我老爸倒是常常跟我提起這樣的觀點....我今年32歲,老爸剛好60歲。約十年前小弟去當兵,老爸就一直叫我簽下去(簽職業軍人),當時他就是跟我講「現在外頭不景氣,簽職業軍人比較有保障」,十年過後他還是告訴我景氣不好,事實上不用他講,近十年的職場生涯我也看的出來景氣不理想。


對老爸而言,他那一輩是見證台灣經濟起飛然後又滑下來的世代,以他的認知,可以稱為「景氣不錯」的年代大約在1975~1995左右,大概民國85年以後他都覺得是走下坡。當然這只是老爸個人的觀點,而且我覺得所謂景氣好壞也要看待在哪個產業而定,有些產業因時代巨輪而消滅但也有產業隨著時代巨輪而誕生。


回到題目,我也是高雄人,我也覺得目前高雄有餘屋過剩的狀況,然後遇上近幾年景氣的關係,有辦法買屋的年輕人並不多,所以我也是優先選擇住老家,我的同學、朋友北上求職的倒是一堆(事實上我也在台北工作過兩年,後來有機會還是想回到高雄.....不喜歡台北的天氣)。以目前高雄房市來看,若沒辦法提升中產階級的收入或引入外來人口,光靠老一輩換屋的這種需求,想要消化掉一堆空屋可能還需一段時間。


看很多空屋擺在那裡,價格相較於中北部也很划算,經濟能力OK的人其實是可以入手的,但小弟考慮到收入與工作穩定度(現在中小企業說倒就倒,小弟危機感很重),再想到買下房子後未來二十年的貸款......唉~那種心情很難用文字表達,還是先努力賺錢再說....


補充一點,我同意上面版友的看法,小弟高雄台南兩邊都待過,如果以環境條件來評估,真要買房子定居下來,我會優先考慮台南說。
-(深思)-
最近在台南看房子
聽過幾次賣房子的人說高雄人來台南買房子
聽說主要是水和空氣問題 (我當下是覺得唬爛我啦)

沒住過高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嚴重

不過台南住起來蠻悠哉的
交通也比較沒高雄那麼壅擠
上次去夢時代
發現高雄很多車子是用搶路的
兩車相對 不管對錯 死都不讓 orz

lazi5820 wrote:
最近在台南看房子
聽...(恕刪)


台南路才小條吧

機車跟汽車根本是混著開

剛到台南時

還在想

路都這麼小條了

路旁還停一堆車

尤其是西門路
小弟也是高雄人在台北工作的
上來台北也已經3年了
一直想調回南部
不然台北的高物價和所得真的是不能相比
只是高雄的機會真的是很少
正如上次市長選舉說的"只有虛榮沒有繁榮"
再加上有些腦殘的委員議員
一直堅持要把中油趕出楠梓後勁...
試想...如果真的把中油趕出高雄
連帶的中下游廠商也會出走...
高雄的工作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到時候那些政客會幫大家找工作嗎?
高雄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工業區跟住宅區規劃不明確,整個混在一起.
大家所看到的都是北高雄的繁榮,有機會到南高雄來看看.
到小港附近看看,保證你看到不一樣的高雄.
只能用"亂"一個字形容,似乎是呈現無政府狀態,不過,也因為這樣的濫環境,
讓小弟能以五百多萬買到40地坪的的透天厝.

看好未來房市發展,應該指的是北高雄吧,以南高雄這樣的環境,想發展的起來,
先把工業區與住宅區分割,還有高雄機場遷到南星計畫,聯勤搬遷,金福路與翠亨路上的貨櫃場搬遷,
整個南高雄不因為這些地段,把南高雄搞的像離島一樣,
現在紅毛港已經遷村,之前的南星計畫應該要持續推動,將小港機場遷移到南星計畫,
結合中安路附近紅毛港遷村居民的新市鎮重劃區,應該是可以好好發展的一個繁榮地區.

不過,這種事情用想的就好了,政府動作沒那麼快,可以看到現在高雄政府整個重心都在北高雄,
南高雄的民眾就繼續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吧!
08公08,哥愛哩來公08妹賽公08翻譯:恁爸說恁爸,還要你來說恁爸不能說恁爸!
說真的不能用中北部的角度來看高雄,
工業都市型態跟房市供需都不同.
所以市民的就業,收入跟消費型態都不太一樣.

西邊的高雄港,北邊的中油與加工區,
南邊的中鋼週遭與前鎮港,提供高雄大部分的主要工作機會,
但這都有20年以上的歷史了.

近年大吹大捧的物流園區跟軟體園區,
物流園區還是台糖那座蚊子館,5月我同事還借來辦喜宴.
軟體園區從我在軟體業混到我離開軟體業8年,
只不過多兩棟建築物,其餘還是荒地.

就業市場沒有改善,市民的生活與收入沒有改善,
房市怎麼撐的起來,光靠公園愛河跟腳踏車道就可以買房嗎??
應該是有能力買房才會考慮到公園愛河跟腳踏車道吧.
俗諺:[生吃都不夠了,還去曬乾]

市場價格說明了一切....
ks_stone wrote:
說真的不能用中北部的...(恕刪)<就業市場沒有改善,市民的生活與收入沒有改善,
房市怎麼撐的起來,光靠公園愛河跟腳踏車道就可以買房嗎??/blockquote>

+1

現在高雄需要"走不知道路"的中北部投資人多多南下"投資移民",,,,,來帶動""繁榮"!!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good webside
版主的論調, 我在20年前就聽過了,

20年前,
台灣也有一坡段房地產大榮景, 台北房價也是炒很高, 我父親也是用台北人的眼光來看高雄,

當時飆漲初升段, 我父親在當時最熱鬧的三多商圈 (就像現在在炒的農16,美術館,巨蛋) 旁邊買大樓,
一坪才7萬, 一次買6戶(投資),
有健身房游泳池..等.花招, 以台北人來看, 真的好便宜. 後來有漲到18萬/一坪.

當了很久的包租公,
現在20年過去, 要賣時,
發現整棟社區一堆人在賣,
大樓舊了,
現在一坪要賣個5~6萬, 不知有沒有人要?

不像台北,
台北的中古屋還可以升值,
投資高雄的大樓很容易賠錢(就算在農16或美術館也一樣), 那是當初 陳水扁 說未來要到南下定居, 幫建商炒房價的.
大樓的房子舊了, 一定貶值.

除非是投資高雄的店面, 而且是有熱鬧潛力的店面.
嗯~買大樓請"自住"為主,因為不管哪裡大樓都是會折舊的!買來是要提升個人生活品質,有良好的社區管理 ,便利性,要投資請買店面。小弟當然也投資店面(家裡之前也都是買透天),畢竟以居住品質來說,大樓有透天所無法給的。
LU660104 wrote:
不像台北,
台北的中古屋還可以升值

房子舊了就是舊了,除非是店面或透天別墅。今天住太舊的大樓,生活品質會下降,地點再抗跌,我也不想住。大家拼命往台北擠,委屈自己買舊樓住小房,所以抗跌,講幾坪賣價沒太大意義,"因為是你在住",等你要賣了,更舊了。

所以小弟才會說,以小弟現在在高雄生活品質,環境跟台北一些友人天差地遠,也沒賺得少,存更多,可運用更多,幹嘛想不開?小弟職業只稱的上高級勞工,許多人都可以比小弟輕鬆做到,所以才希望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多來高雄玩玩看看,不要再聽一些北部觀點,水啦空氣很差啦,真是見鬼了

聽到這裡,許多人應該會認為小弟是南部人所以喜歡南部,錯了。小弟是非常實際且行動派的,小至購車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老實說,小時候一直到出國前,不喜歡南部,剛去台北唸書時,不喜歡回來南部,當時心中對於南部的抱怨,落後,比現在還多,開始轉換自己是台北人看台灣。自從出國唸書回來,眼界開了,想法變了,現在想的多是,我要的是什麼?我可以感受到什麼?
想到以前那個自以為是的自己,我有更多理由不想當高雄人的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