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來這只是時間問題, 但要2022-23才會有動作. 喚起大家的記憶(帥過頭炒竹南-CPXX), GG就把時間換空間去降溫, 雖然還是漲(出消息前3年) 但是後來GG在今年才正式(第5年)MOVE IN. 那就要看口袋深不深了.
不要房價一夕暴漲,就認定營建業一定狂賺,建商也是賺加工錢罷了!否則這波上市櫃營建股票為何只有少數幾家股價有小漲反應,像興富發這種鯨魚型的建商,本益比為何怎麼低?這波房價急漲,手上沒有大量庫存餘屋的建商,根本就是看的到也吃不到。對於未來景氣判斷,跟消費者一樣,就是個賭字,拿手中庫存土地去推預售,一方面土地庫存快速下降(未來是否需高價搶地回補庫存?),另一方面擔心建築成本抓太低(未來工資、建材仍大漲,導致毛利下滑、甚至賠錢),抓太高購屋者不跟不買單等,加上營建時間拉長到5年以上,每年毛利恐怕連5%都不到。所以愈來愈多建商,乾脆封盤不賣改以後成屋再銷售,或邊建邊銷售,但不斷調高售價反映成本(像皇苑等),近期市場成屋將奇貨可居,預售屋售價將不斷創高,連完工時間也將長達N年。部分有購屋需求者,將被迫改買中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