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kpig wrote:以前有中博高架橋時,從博愛路到中山路過個陸橋就到了,現在改成站西路,要經過九如、建國兩條路,車多人多,道路規劃又很糟,還有那像那賽車場的彎道,好處是可以練習壓車,不過沒壓好就犁田了......,這個路段變成每天上下班的噩夢.... 陳菊時公布規劃圖時就早預料中,火車站以後是惡夢區。有輕軌的大順路更慘。
這個規劃如果放到台北可是人人叫好,高雄因為私有交通工具發達反而台南盼不到的捷運大眾運輸人人不搭或叫罵,寧可去義大排四個小時的車吸廢氣也不走幾步路,什麼都要私有汽機車優先,看了也只能笑笑的,嗚呼哀哉,真可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啊。
newoneday wrote:這個規劃如果放到台北...(恕刪) 這根本是不當的道路規劃問題,跟高雄人的用路習慣跟大眾運輸有什麼關係?看到這樣護航我也只有笑笑了不要用天龍國人的思考來評論天龍國以外地方事務
skkpig wrote:這根本是不當的道路規(恕刪) 台北可是國際首都,高雄為何不能以其為目標?舉凡歐洲日本美國哪一個繁榮的城市不是大眾運輸發達的?高雄人用路習慣為何不能改變?而發展為一個讓國際商務旅客更友善的交通環境?有時候後不是沒關聯而是你似乎想不到看不到其中的枝微末節。按照規劃那邊以後有商辦商場與腳踏車步道等等,並且結合周邊已發展店面作為友善行人的徒步區,進而共榮火車站周邊發展,試問為何要以私有載具作為考量而犧牲周邊發展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