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110年高雄房價是否仍舊持續漲勢?

高市去年新開工1.1萬餘戶 三民推案冠軍 學區綠地商圈成後盾
2021/01/14 21:40文/自由時報  林耀文

根據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最新申報開工統計資料顯示,高雄市區去年包括大樓與透天申報開工戶數,合計達1萬1231戶,總銷金額合計約達1211億元,但因首購新成屋去化快速,房價呈現緩漲趨勢,其中三民區在商圈、學區、綠地優勢帶動下,新開工大樓全年達2829戶成為推案冠軍,其次為楠梓區2720戶與鼓山區1503戶。

 城揚建設集團董事長楊振宗認為,三民區商圈發展成熟且交通便利,加上優質學區與綠地環境,成為吸引購屋買氣優勢條件,包括文山特區、陽明國中學區、建工大豐商圈、鼎山家樂福商圈等,都成為首購、首換與換屋大樓推案優選區域。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統計,去年高雄市會員公司新申報開工大樓57案、1萬1046戶、總銷金額約1167億元;透天31案、185戶、總銷約43.95億元,高雄市合計大樓與透天88案、1萬1231戶、總銷金額約1211億元。

 根據龍悅廣告調查,去年高市成交過戶逾9千戶,今年上半年在首購市場買氣持續熱度刺激,三民、楠梓、左營、鼓山、鳳山等首購推案熱區依然看俏,換屋與豪宅市場持平,整體市場呈價穩趨勢發展,但今年上半年預售市場將推出逾4千戶,業界仍須注意推案量體控制與推案區域、時程分散,以利房市穩定回溫。

 隆大營建董事長陳武聰表示,高雄房價近來受土地與營建成本持續墊高影響,售價仍將呈微幅調高趨勢,房價每年合理漲幅應維持在2%~5%之間,但業者規劃產品時,仍應展現良好的採光通風與規劃品質,以合理價格讓消費者居住健康舒適,仍是業界應持續努力方向。
HWT2013 wrote:
高市去年新開工1.1...(恕刪)


隆大最後幾句話應該是說給阿發、郡x聽的。
高雄餘屋多,能選擇的很多,
用市場力量趨逐劣幣才是大家的福氣。


mnmcbl wrote:
隆大最後幾句話應該是(恕刪)

興富發和郡都賣得嚇嚇叫
這樣看來城揚還滿有良心的
不會蓋大量的小宅衝年輕市場
豆豆3108 wrote:
興富發和郡都賣得嚇嚇(恕刪)


最近內人迷上了看預售屋建案,前幾天有去看了一下鳳凰頌,據說是隆大最後一間預售屋了。主因是未來的建築成本太難抓,工人的薪水不斷往上調,所以以後都只賣新成屋,感覺是在為以後漲價鋪路了。

另外代銷也說到城揚自從和隆大合作都廳苑以後,對於建材以及防水的使用的確有在進步中,是沒辦法到隆大這麼苛求,但是也是可以擺脫以前三驚的名聲了。這幾年的Art Deco風格(新驛城/帝品苑/博愛綻/匯河堤/GIGA&BEST核心城/御廳苑)的外觀都滿耐看且有一致性的。

至於興X發跟郡X推出的兩房投資戶,地點真的都很漂亮,不過暗廳/狹長性/梯戶比/衛浴沒開窗/穿過主臥才有工作陽台...等等條件,真的覺得投資後都不知道好不好租人,但是投資客前仆後繼買,代銷的確都開價高(姿態也不低),感覺也排擠了年輕的首購族了。
HWT2013 wrote:
透天31案、185戶

透天萎縮的這麼厲害

2021透天開工會不會續創新低?
lvin0128 wrote:
透天萎縮的這麼厲害2...(恕刪)

好地段的透天
要買要快
lvin0128 wrote:
透天萎縮的這麼厲害2021...(恕刪)


說透天不好.要爬樓梯.沒人收信,打掃很累
mnmcbl wrote:
隆大最後幾句話應該是(恕刪)

劣幣?
眼光是否太過狹隘
你的意思是
只有適合長期自住型的住宅產品才值得被建造嗎?
有些產品就是適合短期租賃不能存在嗎?

有些產品就是
地段精華
總價低廉
首購年輕人好入手
這樣的需求產品建商不能蓋嗎?

建商有蓋房的自由
只要符合法規有何不可
消費者有選擇買與不買的權利

興富發蓋了不少400~700戶之間的小宅產品
這些產品滿足了年輕人和短期租賃商務人士的需求
甚至滿足了一些偶爾度假使用的不缺錢族群
所以才會賣得那麼好

打開思維
世界會更寬廣
豆豆3108 wrote:
好地段的透天要買要快(恕刪)

好地段?豆大有推薦的嗎
豆豆3108 wrote:
劣幣?眼光是否太過狹...(恕刪)




傷到你了嗎,幫誰護盤?
你的寬廣思維是「年輕人跟短期租賃客就該住在
暗廳/狹長性/梯戶比/衛浴沒開窗/穿過主臥才有工作陽台」的房子?

空屋多、賣壓大
不熟的鄰居來來去去,社區不時有仲介帶看,
要賣時還要承受賣壓下的低價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