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大樓是二十多年的大樓
早期的大樓沒分那麼細,
車位及房子合計總坪數賣的
反正公設接坪數分擔,以坪計價誰也不吃虧
後來我加買一個車位,所以又多了一個獨立車位的權狀(13坪多)
我才知道車位的公設還真多
現在大樓的車位是論個賣的,
車位也有區域行情,(例如農16 B3F 160萬/個)
當然這個車位到底含了哪些公設?
不要以為您沒買車位就不會分到地下室的公設持分
攤開地下室平面圖,
車位--->屬個人
車道,坡道---->屬所有車位均分
水箱,發電機室,台電變電室,貯藏室,電梯間,樓梯間,---->大樓住戶均分
除了上述其實還有一大堆畸零地
例如車道邊線外的畸零地,柱與柱間不能停車的地方,柱子本身也是算坪數的,出入口動線的空地.......,
這些模糊地方到底算在車位的坪數還是大公的坪數??
所以只要建築師有辦法解釋的過去,盡可能灌在大公內才能賣錢
車位價格是死的,坪數灌在車位太浪費了
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太多了,
有誰仔細核算過公設的%到底對不對?
把原本屬於車位的坪數移1坪到房子上,
公設比可能很32.5%變成36%,
36%的公設已經成為常態了,車位12坪看來也差不多
您不可能花心思去查(想查也無能為力)
就這樣您就多花了20萬買那原本屬於車位的1坪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