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現在的新建案大樓公設都在30%以上?新建案好像都沒有華廈產品哦!

suyie wrote:
但大樓公設比少有超過三十的


我隨便查了兩間預售或新建案就超過30,麻煩舉一下新建案沒超過30的建案名稱

1.華友聯新匯灣公設比34%

2.永華二期公設比33%

就連五年前的澄品觀邸也31%

隨便弄了幾間建案看都超過30...你到底怎麼找到沒超過30的

15-20年的房屋嗎?

另外車位坪數分離,不太懂

車位的權狀不是另外一張嗎?我買大樓的時後公設比也沒有算車位啊

現在建築法規要求雙逃生梯,加上大樓前要內縮,棟距要夠寬

還要有交誼廳、健身房、接待中心、兒童遊戲區...

看看10年以上的房屋大多前面沒有空地,直接就近管理室了

進去也沒有太多的公設空間
太子雲的大樓建案, 他利用與透天共用公設的方式, 使得大樓的公設比可以降到31%

derekyu928 wrote:
國泰民生路的新建案O2...(恕刪)

國泰R13馥建築也是30%
目前還在蓋
算是新大樓中公設比較低的


















ludidi wrote:
公設比高主要是因為每層樓要有雙逃生梯,大樓棟距要求會有一樓空地,新大樓會要求臨路退縮
...(恕刪)

沒錯,新的法規,好像是七層樓以上就需要兩個逃生梯
但光這樣就可以把公設比從25%拉高到33%甚至以上?
後面提到的空地,退縮部分...那是建蔽率的部分.....後文會提到....

ludidi wrote:
同學你麻幫幫忙,不了解...(恕刪)


所以說,公設比變高建商真的是不得已的嗎?
要不要先來算算建商刻意搞出來雨遮呢?法律有規定要弄嗎?(雨遮不記容積率喔)
還有後面有人提到的停車位....
剛好我兩間房子,都是大車位,第一間權狀寫著15坪
第二間卻只有8.7坪
車道大小有差,但持份真的會差這麼多嗎?持份小的車位有賣比較便宜嗎?其中的真像是?

引述一下網路上看到的資料...來看看雨遮&公設比是不是真的不是建商故意拉高的....
----------------------------------------------
接下來告訴大家,建商如何節省成本,掏光消費者口袋

陽台 - 依據[建築技術規則] 每一層樓板面積有 1 / 8 可為陽台, 而陽台是不算入上述的 容積率&建蔽率的,為所謂的附屬建物,以40平來說,就可以有5坪的陽台, 因此有時候可以看到房子有許多的大陽台, 或甚至有陽台外推的[二次施工]. 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般來說二次施工建商會要求住戶簽暑同意書來規避責任.要注意陽台外推是違法的,是有可能被拆除的. 由這一點來說, 建商又賺了 1/8的樓板面積了,但是消費者有無賺到室內空間,就見仁見智了.

機電設備室 - 機電設備室的定義,是讓住戶放空調機械所用,但是建商多會把冷氣主機等機電設備放置在各戶的工作陽台,不然也會掛在牆壁的外面,所以很多平面圖上標明機電設備室的地方, 對建商來說, 機電設備室不計容積, 但實質上卻可以增加銷售面積就算這東西不算在公設裡面,但最好建商這麼佛心....多出來的使用空間會變成某戶買到賺到....還不一樣加價賣你.

雨遮 - 這個部分,就是建商最好賺錢的手法了. 雨遮與陽台一樣算在附屬建物中,不算容積率,但是一樣是算在消費者購買坪數中,所以雨遮太大的建案可能就請看官多考慮考慮了.

梯廳 - 這個部分就是每層住戶門外, 共同的樓梯電梯空間, 此部分是不算容積率&建蔽率. 但是還是會計算在各位的小公(由同一層住戶共同分攤的公設)之中,所以看官您還是得付錢的,所以梯廳盡量蓋大一點,管他公設比會變多高,反正使用者付費嘛.

公設 - 最容易偷的,應該就是車位的部分. 車道 法定車位, 獎勵車位, 增建車位, 如果都算在大公裡面, 那虛坪偷的可就大了.建商虛坪賺一手,車位賺一手,滿手現金買家口袋空空阿! 另外中庭的空間並不屬於公設,應該為法定空地,所以不要被建商騙了
----------------------------------------------
最後,貼一下關於容積率的法規好了
第一百六十二條
前條容積總樓地板面積依本編第一條第五款、第七款及下列規定計算之:
一、每層陽臺、屋簷突出建築物外牆中心線或柱中心線超過二公尺或雨遮、花臺突出超過一公尺者,應自其外緣分別扣除二公尺或一公尺作為中心線,計算該層樓地板面積。每層陽臺面積未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之百分之十部分,得不計入該層樓地板面積。每層共同使用之樓梯間、昇降機間之梯廳,其淨深度不得小於二公尺;其梯廳面積未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百分之十部分,得不計入該層樓地板面積。但每層陽臺面積與梯廳面積之和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之百分之十五部分者,應計入該層樓地板面積;無共同使用梯廳之住宅用途使用者,每層陽臺面積之和,在該層樓地板面積百分之十二點五或未超過八平方公尺部分,得不計入容積總樓地板面積。
二、二分之一以上透空之遮陽板,其深度在二公尺以下者,或露臺或法定騎樓或本編第一條第九款第一目屋頂突出物或依法設置之防空避難設備、裝卸、機電設備、安全梯之梯間、緊急昇降機之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昇降機之排煙室及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之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得不計入容積總樓地板面積。但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之梯間、緊急昇降機之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昇降機之排煙室及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面積之和,除依規定僅須設置一座直通樓梯之建築物,不得超過都市計畫法規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規定該基地容積之百分之十外,其餘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之百分之十五。

不知道這樣解釋,大大是否有比較瞭解一點了?
璞真公設31%,沒有健身房交誼廳什麼有的沒的,四維公設到34%,捷市樂甚至35%
而且璞真格局跟一層三戶真的比較正常,但是管理費真的高
預售屋,雨遮不列單坪的金額,可是建上說總價賣出,換算每坪還是提高,新成屋,也是總價賣出,有算雨遮的坪數,我家建商是高雄地政局是有名把雨遮賣給住戶,我剛買新大樓,權狀38坪,雨遮1.5坪,雨遮超過1坪都算多,就這樣扣除雨遮陽台和牆,室內剩19坪,後知後覺,難怪和同學看屋,同學都在算石英專的數目

suyie wrote:
其實不見得如此 台南...(恕刪)


麻煩舉例+1...
根據11樓雷大隨便查了兩個案子之外
小弟不死心又隨便查了三個案子

百慶-府前院 (26F/B4) 31.8%
誠美-誠美璞真(14F/B2) 33%
仁發-大都匯 (20F/B3) 31%

請問S大,麻煩分享一下你看的公設低於30%案子,小弟有興趣
乳果有一天 wrote:
麻煩舉例+1...根...(恕刪)


要找在地建商 不要找高雄上去的 壞習慣都會移過去

可以看府都 富立 僑昱等等 都不會超過30%
國泰文海硯、文林硯皆低於30%,公設比真的很少!目前還再蓋!是喔近期看到公設比最少的!
說實在的,我們是買房的菜鳥,建商是賣房老鳥,還是選常規的公設,我常說住戶省小錢,建商省大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