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房子要有裂縫才可以防震?

大門那個很明顯就是有問題的裂! 連我這門外漢都看得出來

哪有防震還裂的這麼自然的, 你當那師傅很有閒情逸致幫你做那一條自然裂縫?!

有時候代銷的話只要聽一聽就好

代銷只有對賣價比較清楚而已

其他說出來都只要聽聽就好, 不要太認真...
大概跟這棟一樣 用白鐵蓋到時候裂開比較不會嚇人 (也許已經裂開了??)
地震會裂開也許是正常的 但買的人會不會顧忌你自己怕不怕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地震晃到「大里京華大樓」裂8層 專家:沿著伸縮縫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28/184635.htm
這很清楚就是留設碰撞距離所留下的伸縮縫~

只是建商沒處理好而已 樓上蓋白鐵是常見處理方法

圍牆應該是怕不好看所以沒蓋白鐵~最後還是蓋比較好~

裂縫處兩側就是圍牆柱

這兩戶應是分照 又錯開 建管不准使用共同壁(沒使用共同壁原因很多啦)

沒使用共同壁設計 所以一定會要留設碰撞距離

應該是緩衝空間無誤,
但這只是為了避免地震時候兩棟獨立的建築體相互碰撞的設計,而無法防震,只是減少地震對建築物造成的損害而已。
如果是整個連棟就不需要這個緩衝空間
但是如果是設計的時候就設計成兩棟獨立的個體就會需要

白鐵的蓋版叫做水切 是避免水跑進去緩衝空間的一種防水設施
那個裂縫後面一般都會放PP版或是保麗龍等緩衝材料
但剛好這兩種材料一般人看到都會認為是偷工減料的代名詞
其實是很普遍使用的建築材料。

當普通人跟建築業界認知有所衝突的時候。
一般作法就是會把保麗龍等這些緩衝材料用水泥、抿石子等裝飾性材料修飾掉
但是這些修飾性材料並沒有緩衝能力
所以當地震的時候 自然就會裂開
此時就又會引發另一種普通人恐慌性的聲音
所以建商還是要儘快用蓋版封好(因該原本以為可以用抿石子就交代的過去吧)

這種不同次施工的結構 是很自然會有裂縫的
但是 一般人很難把 "自然會裂開" 這樣的字眼吞進去的
"什麼新房子會裂開是正常的?" 唉~~~

我想標題應該要改成
應不應該要有碰撞距離、緩衝空間?




這個建案外觀滿氣派的,又有電梯,面國小預定地(公園),又近涵洞,滿不錯的,但是價位就不是一般人買的起了...

xg2320 wrote:
今日去看房子,看到一...(恕刪)



叫他把藍晒圖(竣工圖)拿出來看就知道是不是了...
死刑不是萬靈丹,廢死必是萬毒王!!

拿鐵加糖 wrote:
應該是緩衝空間無誤為...(恕刪)


樓上說的沒錯阿

其實現場跟你說所謂的伸縮縫是兩條黑色直線之間那段都叫伸縮縫

也可以看到建物的上面已經完成白鐵覆蓋,只剩下門邊的上面那段還沒覆蓋上去,下面已經覆蓋了

而你所看到的那不規則裂縫,就是真的裂縫,但是並不影響結構,

樓樓上也有提到裡面其實是泡棉保麗龍之類的東西,只是為了完整性,或怕不懂的人說他們偷工減料,或美觀

而把它修飾抿石子的跟整個建物外觀一樣,但是裡面就是吸收摩擦跟震動的軟性物質,所以冷熱膨縮也好

遇到地震也好,很容易就會出現你看到的那個裂縫,


但是,但是請看清楚,那裂縫不影響結構

那裂縫是位於兩棟建築的中間,你家的牆跟隔壁的牆之間的防震填充物


再重複樓上說的話,"""一般人"""很難把 "自然會裂開" 這樣的字眼吞進去的 "什麼新房子會裂開是正常的?

有些情況真的是正常的,真的不要以為沒有看到裂縫,油漆上面沒有龜裂才是好的,我有時候跟我親友看房子

聽到這樣的說法自己都覺得無言,
有疑問就不要買...
有疑問就不要買...
有疑問就不要買...
以免未來住起來毛毛的,住的不安...
有疑問就不要買...
有疑問就不要買...
有疑問就不要買...
兩棟房子之間白色那道是碰撞距離,一般會作水切蓋住,
避免地震的時候整排房子一起搖而產生斷裂.

你可以想像...一跟筷子受到彎折的時候容易從中間斷裂,
但是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這樣每一小段筷子就變得不容易折斷了

但是大門旁那個是抿石子裂開了
哈哈 樓主應該是指白鐵覆蓋的縫 而不是指 前面的裂縫!!

建築兩棟之間一定要留有空間

否則地震來時 因為兩棟的質量不可能一樣

(就算完全相同的建築 也會因為住戶的家具多少及擺設位置產生不同的質量)

所以地震時 兩棟的震幅 及震動頻率 不同 也會有時間差

造成震動時兩棟建物互相碰撞或是拉扯(連在一起時)

其實白鐵根本不需要 就留縫在那裏就好啦....

可能是為了美觀吧 我是覺得一點都不美...

而且每次地震來 那個白鐵就會脫開一點縫隙..

記得台北的法規好像棟距至少要 1.5米還是 3米...

至種案件好像都發生在南台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