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只是為了避免地震時候兩棟獨立的建築體相互碰撞的設計,而無法防震,只是減少地震對建築物造成的損害而已。
如果是整個連棟就不需要這個緩衝空間
但是如果是設計的時候就設計成兩棟獨立的個體就會需要
白鐵的蓋版叫做水切 是避免水跑進去緩衝空間的一種防水設施
那個裂縫後面一般都會放PP版或是保麗龍等緩衝材料
但剛好這兩種材料一般人看到都會認為是偷工減料的代名詞
其實是很普遍使用的建築材料。
當普通人跟建築業界認知有所衝突的時候。
一般作法就是會把保麗龍等這些緩衝材料用水泥、抿石子等裝飾性材料修飾掉
但是這些修飾性材料並沒有緩衝能力
所以當地震的時候 自然就會裂開
此時就又會引發另一種普通人恐慌性的聲音
所以建商還是要儘快用蓋版封好(因該原本以為可以用抿石子就交代的過去吧)
這種不同次施工的結構 是很自然會有裂縫的
但是 一般人很難把 "自然會裂開" 這樣的字眼吞進去的
"什麼新房子會裂開是正常的?" 唉~~~
我想標題應該要改成
應不應該要有碰撞距離、緩衝空間?
拿鐵加糖 wrote:
應該是緩衝空間無誤為...(恕刪)
樓上說的沒錯阿
其實現場跟你說所謂的伸縮縫是兩條黑色直線之間那段都叫伸縮縫
也可以看到建物的上面已經完成白鐵覆蓋,只剩下門邊的上面那段還沒覆蓋上去,下面已經覆蓋了
而你所看到的那不規則裂縫,就是真的裂縫,但是並不影響結構,
樓樓上也有提到裡面其實是泡棉保麗龍之類的東西,只是為了完整性,或怕不懂的人說他們偷工減料,或美觀
而把它修飾抿石子的跟整個建物外觀一樣,但是裡面就是吸收摩擦跟震動的軟性物質,所以冷熱膨縮也好
遇到地震也好,很容易就會出現你看到的那個裂縫,
但是,但是請看清楚,那裂縫不影響結構
那裂縫是位於兩棟建築的中間,你家的牆跟隔壁的牆之間的防震填充物
再重複樓上說的話,"""一般人"""很難把 "自然會裂開" 這樣的字眼吞進去的 "什麼新房子會裂開是正常的?
有些情況真的是正常的,真的不要以為沒有看到裂縫,油漆上面沒有龜裂才是好的,我有時候跟我親友看房子
聽到這樣的說法自己都覺得無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