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就是 馬達無法將水直接從一樓打上24F 所以在中間樓層需要一個蓄水池,也就是所謂中繼水箱
相對的,只要在中繼水箱那一層住戶和下層那一層住戶,都會有漏水的疑慮(心理因素)
而且馬達啟動時都會相對比較吵~
所以見真的建築師,別出心裁,將中繼水箱外露,還以球體的方式呈現,
見真,球體的部分應該是分上下兩樓層,中繼水箱設在12F,而13F球體 多功能KTV
為了這一個球體設計,5~18樓必須騰出空間,也就是說5~18F的住戶皆是3面採光,
而且梯廳的部分都不需要開燈,因為光線都會滲入,十分明亮。
這個設計,翻開台灣建築史,還沒有人這樣蓋過房子,因為困難度極高,建築成本也高,
重點是,要突破很多相關的建築法規!!! 見真還有一項特色就是,過樑綠化,這也是創舉之一!!
聽說上星期 台北建管處來高雄參觀大樓,順便要和高雄建管處一起討論如何評定綠建築?
於是高雄市建管處,只推薦一棟大樓,就是位於農16的"見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