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大應該受鼓勵吧 因為他也把房地產賺到的部分錢拿來回饋給社會啊 基金股票開店期權證 都賠(有人賠就有人賺嘛)給他人 貢獻了不少GDP 何必酸人家呢lzx wrote:偏偏我投資的都賠(股...(恕刪)
若你真的很會賺錢每年投報率8%就好,也實際在賺了, 你會發現, 錢不是問題接著你就會開始想買些有的沒的 可能也包括房子一切的想法都會改變甚至可能會想說錢這麼好賺, 買房會是難事嗎?買不起一定是不會賺錢或者不努力sinzone1107 wrote:如果你有在做投資理財...(恕刪)
當然買房地產也是一種投資,而我這篇的主題是「高雄的房子」,聰明的投資人當然要把自己的投資成本壓低,而現在的高雄房價,除了精華地段外,我覺得都偏高了,所以如果要投資高雄的房子的話,我個人覺得現在不是時候,如果要買來自住的話,我覺得可以再等等,以上都是「我覺得」,如果有人不覺得,那就順心而為吧,日子就是要過的快樂點!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市場上有十幾間店,總共加起來有20台車要賣,但來逛街的人只有6個人要買車,請問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1.降價、2.增加車子性能和外觀、3.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4.漲價。我想應該很少有老闆會選擇漲價。誠如我先前提到的,現在高雄就業人口不夠,而自住者就是最終的需求者(投資客也算是供給者而非需求者),除非政府開放陸資來買,或是外來就業人口激增,不然只有6個人要買車,老闆還要漲價賣車實在有違經濟學理論。我唯一可以想到的解釋是:第1個投資客買來後,加200萬賣給第2個投資客,第2個投資客,再加150萬賣給第3個投資客…就這樣,受害的還是在地有自住需求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