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reen wrote:不超過10年.地點不錯.70坪.還有平面車位...(恕刪) 非一級熱區(非巨蛋.捷運.農16.美術館)..非豪宅..70p算大坪數.案不多.10~12w/P(10年內) +80w 車位780w~850w..(3年~10年前..當時購買應該是10以下)
bang6521 wrote:我朋友住在楠梓加工區...(恕刪) 大大說的極是,小弟在83年還在不靠海的海專讀書時,那裡就到現在一樣沒變,一棟大樓裡頭超過200戶以上的住戶就太多了,何況像美麗國城,城就算了,還有像國一樣規模的永信國都過15年的大樓還是別看了~如果是在市區的華廈可能還能考慮一下,公設比20%以下,私有坪數大更多,住戶自律還更好~(個人認為啦)
eleghost wrote:最近看到一棟大廈在靠...(恕刪) 先在這樓大樓內走一圈看看, 看水泥有沒有剝落或嚴重的裂痕,車位也可以去看看好不好停車, 動向好不好,再來看看逃生動向好不好, 再跟警衛聊一下,看看這裡的住戶複不複雜, 跟住戶詢問在居住上有沒有什麼問題,之後你再考慮要不要買, 買二手屋這些都要注意,假如都OK, 價格你也可以接受, 那就買吧...
我想說的應該是在保靖街那一棟吧.那棟我所知道都是大坪數的...能買大坪數都算收入不錯的住戶成員...那一棟在那個區塊算是風評不錯的大樓.適出空屋也很少...地理位置算鬧中取靜.多了解一下他們的管理委員會,若保養修繕都要在定期,應該還能再住個10年以上.對了是面那?面北的話...要考慮後面那一大塊空地.若是蓋大樓...你應該就沒採光及view了.若要將平面車位另外算,應該要先扣除平面車位的坪數不然就是一口價坪數直接算.那邊平面車位...看大小位...80~100萬都算合理.現在已經很難停車了...路邊停車位...開單員,每小時都巡...
以這個例子為例,小弟認為既然有要買的打算,應該就現在來看,離工作地點多遠,家人住進來後,周遭的生活環境怎麼樣,符不符合家人需求,都要買大坪數了,想必同住的家人應當至少是兩代同堂了...看看建物周遭的東西,是不是自己要的,是不是有小孩,是不是要考慮學區..是不是家裡有老人家,有個散步可以運動的空間,甚至考慮到醫療問題...公車...交通的方便性...等等。現在實價登錄可以查到參考價了,或許有一些是灌水的,如果是買方,政府網站裡的多筆資料可以把最高的幾筆踢掉,取個平均來議價,如果是同個建案,格局、樓層..是否為凶宅..鄰居素質(左右上)..等,也會影響到該屋的價值,甚至管委會的好壞,也會影響到房價,大樓外觀也是...。至於20年後房價怎麼樣..能保值就不錯了,誰能在20年前想到在台北買房可以增值得那麼多呢?小弟是窮人家,大致想法是,有個居所就可以了,買個三五百萬的房子住住,要賠,最多賠個兩百萬嘛(折舊),但是持有房子的時間內,讓自己有個安穩的住所,附近生活機能也還可以,和家人住得舒服,鄰居偶爾從樓上丟垃圾下來,那我就把垃圾清一清...偶爾飄來煙味,就去把門關上,順便嘴裡咒罵一下那一家缺德的又在順風處抽煙...等(其實家裡面也有空氣清淨機拉)。即使有能力也不會去追求太高價的房子,政府放任建商去炒房...我們也不要跟進去買這樣高價位的房子,高雄的土地大得很呢...只要自己懂得開源節流,就贏一些賭博的、卡奴...好多了,所以舊的房子陸陸續續都會釋出,租房子的無殼蝸牛要買到好房,就用時間慢慢去磨,總會有機會的...。現在房價愈漲愈高,小的要買房不會去考慮...可以增值多少,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還款能力如何,然後把買的房子設定一個會賠的價值,如果工作還可以,像買個550萬的房子的話,我會把房屋價值評估成...20-30年後,房價剩下350萬,但是我也安穩住了20-30年,200萬算成租金的話,一年差不多6.6-10萬,至少自己不用搬家搬來搬去...鄰居還可以的話,工作也沒啥變動,就一直住下去了。如果自己買的房子,住了20年又增值,就當是中了樂透二三獎一樣...17年屋齡的房子想到20年後的問題,37年就不能住人了嗎?台北一堆精華地段的房子都在比老的,還不是一堆人在搶。我整篇論述或許有矛盾點也都沒有結論...就算拋磚引玉起個頭給大家討論一下。最後再次提醒買房的大大們,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和工作穩定性買房...祝大家買到心目中理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