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0還是太貴了, 預算是1500(bingo!達到底價), 仲介可能會要你下斡旋, 幫你"努力"看, 當然不可能是1500斡旋, 他一定會拉到1600-1650(屋主價很硬, 你出看看1650搞不好還買不到)...才要幫你跟屋主談. 然後就是見面談, 一番拉鋸, 最後成交落在1550-1600...如果是1600, 屋主付4%後賣價也過底價, 仲介就開開心心拿足4%(屋主可能也會殺一下就是了). 而買方呢, 會覺得, 挖, 開1750我1600就買到了, 殺了150萬, 爽!...如果是1550成交, 屋主仲介費付個3%也一樣超過底價...買方殺了200萬更是快樂的無法言語, 仲介創造了三贏局面.
2.1700還是太貴了, 預算是1600以下, 仲介心理OS這肥羊不宰怎行? 一樣要你出看看1650(屋主不見得會賣喔), 買方心想反正出看看不見得買得到, 於是乎就用1650斡旋...之後仲介再打電話來講屋主不賣...babalalababa...掛掉電話, 隔一段時間或是隔天又打來, 幫你很努力跟屋主橋, 是否可以出來見面談...後面就不用詳述宰羊的經過了.
這是仲介的工作, 這樣橋價無可厚非, 但有些仲介成交幾個案子後, 說謊已經成自然了, 公司教育得很好, 他們自信滿滿, 在他們眼裡那不過是話術, 他們可是"很偉大"的用這種溝通方式讓買方賣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房價也這樣堆起來了, 當然房價影響力最大的還是政府的政策. 房價一高, 就苦了老百姓了, 房貸一背就背20年, 辛苦一輩子買個房子, 之後傳承給子孫, 自己也沒什麼享受到. 食衣住行人生活之所需, 政府竟然這樣放縱建商、仲介、「有錢人」這樣的炒房法, M型化社會也愈來愈明顯, 富者愈富、貧者亦貧, 真的很不應該. 為什麼怪政府不怪買的人, 因為現在行銷手法百百種, 民眾買房當然依政府的政策走, 政府給人帶40年, 每個月還款變少也, 貸貸看好了? (貸40年總還款金額相較20、30年來比高滿多的, 付利息要付比較久嘛!) 但仔細去瞭解的人又有多少, 不是每個人都很理智、很保守, 會細算自己的還款能力和可以承擔的風險.
建議現在要買房的人, 房價是否到最高點, 誰也說不準, 仔細評估自己還款能力是最重要的, 一個月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3, 舉高雄雙薪家庭為例好了, 一個月入25000一個30000(這是小的心裡隨意評估一般普通上班族所得), 這樣的月收入55000, 建設單月還的貸款不要超過18333, 你們家庭的生活品質會比較好, 而且還可以添一個小娃兒. 當然, 買房時, 最好是先存到一筆自備款, 並且預留一些現金, 這筆現金是以後轉換跑道用的(也算是失業風險). 所以, 月收入55000的雙薪家庭, 依自備款而定, 建議是可以存到100-150萬以上再談買房, 如果你願意買250-300萬以下的中古屋, 那存款可以降低一些. 以存到120萬為例, 可以把50萬留下來, 70萬當頭期買360-380萬以下的房子, 50萬預留的現金其實也不太夠用了, 用30萬拿來買簡易家具、電器, 20萬著當作以後雙方失業找工作的生活費(當然最好是別用到, 而且20萬其實不怎麼夠用了). 如果你買的是新房又要花1坪1萬多裝潢的話, 自備款肯定得多存一些. 這例子算比較保守的例子了, 失業風險建議是留兩人薪水的5-8個月會比較好...如果有意外疾病發生的話, 失業時付房貸也不至於太吃力.
所以現在高雄房價真的算滿高的, 還會不會漲, 實在是看不太出來...但是隨便騎車出門逛逛左營鼓山, 會看到不少建案, 開價又是15-20萬以上...一般上班族真的很難負擔, 除非有長輩支援頭期款...買房不會那麼吃力. 無法負擔新房的真的可以考慮多看看中古屋, 小的一直覺得生活只要有地方住、生活機能還算可以就好了, 因為你不會一直待在家裡, 大部分時間都是出門在外工作的...。如果你經濟還過得去, 就不用理會這篇的言論了, 但還是依照自己還款能力, 去買有景觀, 生活機能、交通佳, 管委會管理不錯的社區. 賺多少錢, 買多少錢的房子, 謹慎評估自己還款能力, 留些錢以備失業之需,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房子.
深深地感覺,高雄的房價完全跟台中一樣,被抄作的太誇張了

什麼公園綠地、什麼雙學區、交通近捷運近高速公路、都是爛招
中部跟高雄綠地都還是很多不像台北這麼擁擠,有無綠地我覺得沒有很重要
捷運也很瞎,高雄的捷運不像台北的捷運一樣方便,作捷運走幾步路就能到達目的地
上班的地方捷運都到達不了,搭了捷運還要再轉公車,這樣浪費更多時間再交通上
一點也沒有買捷運附近的優勢,可是每到建案那,接待人員總會把這套北部理論搬來南部
都很想反問他,請問你搭過幾次??你上班也搭嗎?為什麼可以這麼理直氣壯的說捷運有多便利??
我真不懂

房仲吸很大,建商亂喊價,這樣的社會亂象,身為小市民根本無法抵抗
只能無奈的看戲,繼續當個無殼蝸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