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政中心考慮的幾個點,真的就屬鳳山最佳,我認為最後定在那裏的可能性相當大。但是高雄財政都快破產了,哪有錢再蓋。這是最大的變數。如果籌不到錢,一塊絕佳的地荒廢在那裏多年很可惜。台鐵的地下站跟捷運完全不能比,一個站好像只設一個出口(看圖的),又隔著綠帶走廊和大馬路,和捷運站出口好幾個,而且就在人行道上差太多了。捷運目前4-8分鐘班,尖峰時間幾乎不必等,太方便了,台鐵能做到嗎?我完全不看好。
ss058jerry wrote:新市政中心考慮的幾個...(恕刪) 1.台鐵通勤地下車站出入口數量應是2個,方不方便重點其實在於距離而不是數量,車站旁邊普遍還有設大型停車場(廊道上),高雄捷運反而就不是每站都有2.這項總經費1千億的交通計畫還有許多其他附加價值,例如公園性質綠蔭廊道的永久景觀及休閒功能,相較於要等紅燈且觀光性質為主的輕軌捷運,反而更值得期待3.高雄市公車的班距通常是20分以上,完全不準點,且繞的地點過多,所以不但很難取代捷運系統,連通勤時段接駁的功能也不理想;而捷運通勤車站的定義是班距6~12分左右,絕大部分時間都準點。鐵路地下化西段原本就在高雄捷運藍線的規劃內,只是現在改以地鐵取代,台鐵將採購新式的電聯車專跑市內運輸。高雄鐵路地下化路段相較於台北,長程班次極少,且每站都是地下化車站,要誤點的機率理論上比台北低多了4.原本內惟站是藍線終點站,現在向北延伸到新舊左營站,向東直達東苓雅正義站及鳳山站已經算有所提升了,如果是搭高雄捷運橘線,到高雄火車站及左營站或其他地方不是一樣要轉車?
alumee wrote:1.台鐵通勤地下車站...(恕刪) 對天天搭捷運上下班的我而言,距離是絕對絕對的關鍵因素。高雄的夏天,在沒有遮蔽下走7-8分鐘已經是極限了。只要出口太少或太遠就完全沒有搭乘的意願。高雄捷運搭乘率不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許多站還是設在公園、學校、綠地、等空地附近。許多站口400公尺內的住家商店幾乎是零。而台鐵在美術館那幾個站更誇張了。
ss058jerry wrote:對天天搭捷運上下班的...(恕刪) 所以說若真的有捷運通勤的需求,距離出入口超過400公尺(步行5~6分鐘)就真的意義不大了馬卡道路本身其實離美術東二路商圈很近,所以以後若有發展也會是美術東二路商圈的延伸鼓山瑞豐美術館區的觀光人口其實還蠻多的,台鐵車站剛好位於路線中間,往北往東都不比較不會繞路,算是受惠最大的地點
ss058jerry wrote:新市政中心考慮的幾個...(恕刪) 為何是鳳山?鳳山已經夠發展了,真還需要再增加新行政中心來增加發展?如果就均勻大高雄區域發展,為什麼不能夠是高雄新市鎮?如果在高雄新市鎮,地理位置在整個大高雄的中心,可以均勻北高雄(橋頭.岡山.燕巢)的發展,這樣不是比較好嗎?為什麼都要擠在鳳山呢?
renice12 wrote:為何是鳳山?鳳山已經夠發展了,真還需要再增加新行政中心來增加發展?如果就均勻大高雄區域發展,為什麼不能夠是高雄新市鎮?如果在高雄新市鎮,地理位置在整個大高雄的中心,可以均勻北高雄(橋頭.岡山.燕巢)的發展,這樣不是比較好嗎?為什麼都要擠在鳳山呢? 橋頭以北的人口遠低於鳳山以北若以地理中心,那仁武大社也很適合,不過行政中心不應該以土地來切,用人口分佈來切比較適合對我來說,後勁煉油廠才是最好選擇,既然住可能短時間有問題,那辦公總ok吧?交通100分,任何交通工具跟省縣道都在附近
新市政中心如果放在鳳山區,那真的是因為選舉考量的結果,且日後高鐵直達"新的高雄火車站"後,從鳳山坐"橘線"到美麗島站再轉車到火車站就好了...放在鳳山區有那麼不好嗎?當初巨蛋如果也放在鳳山區的話,那新左營(R13-15)那邊的土地也不會被炒作到極高的"老虎價"...爽到一堆田僑仔(p.s)各位如果知道藍綠政治生態及其劃分地盤的話,就應該能理解為啥新的市政團隊不會再繼續大投資在北高雄了...http://www.kcc.gov.tw/PeriodMembers/Contac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