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niel wrote:
最近看二手房子.投資客.屋主都比建商還貪心
太普上河堤建商10萬 投資客.屋主16.17萬
太普d&g.mmoma建商11萬 投資客.屋主15萬以上
百達翡麗 建商14萬 投資客.屋主20萬
龍騰首席 建商8-9葛 投資客.屋主15萬.....
太普top別墅 建商799萬 現 投資客.屋主1680萬
鼎宇橘園 建商11-12萬 今年二手成交價11.萬 投資客.屋主16-17萬
居富人本自然 建商11萬 今年二手成交價10萬 投資客.屋主15萬
我今年年初看房子的時後隱約就有這現象了,那時候大概有猜到原因,
去掉別墅的那個case,你列的這些,都是2~4房的坪數的建案,
而且這些建案大多也都去化的差不多了,建商剩下的餘屋本來就會有出清價。
這時候你要買該建案內採光好、格局好的樓層早就被人捷足先登,那當然價格會比建商的出清價高...
最慘的還不是這種狀況,
目前高雄的建商大都轉向大坪數的操作了,2~4房的建案已經不多了。
你可以去列一下目前還有在賣2~4房的案子(還能買到不錯樓層的)有幾個,
如果又再扣掉人稱高雄三驚蓋的...
你就會發現你的選擇真的不多,這就是為什麼房子都會有的折舊慢慢被抵銷。
建商也知道這一點,你看大坪數的價格現在都是很不親民吧!
所以建商2~4房的越蓋越少,就算有蓋也不是那麼的便宜,
利用市場供需機制拉起2~4房的價格,那麼建商手中的大坪數就有"價值"了!
大樓都這樣...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