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地質問題如果是地段那麼搶手為何當地很少有一級(檯面上)建商進來搶豪宅市場有一點高度的都"值得注意"第二是地段未來性高雄"很很很少"有海景住宅倒是有"工業海港"景觀住宅建地與港岸間的土地大多工業用後續會有什麼尚在未定之天就當年高市府的算盤1~22號碼頭希望"引入"許多容積賣掉換錢來開發~~好一點的區位通常不會留給現在已住在那邊的人至於三星旅店~~是整體供給量的問題如果海景民宿都只有1~2000之間你的市場何在就要看清楚點
在我的認知裡,地方政府的頭頭來自選票他通常不會有什麼太廣泛的市政專業他只有"人望",別期待他有多少理想理念那他下面的各局處一級主管就相對重要了問題如果是分疆封侯式的人選我們就必需多加檢視他背後的利益團體及有點"偏食"的人脈了所以當所有作戰目標是"贏得政權",以獲得分配資源權,所做所為就都為"坐穩位子"及"交接一個好位子"來思考這樣的出發點就不會以總體城市的利益為依歸因為凡事為最大群體想是沒有"坐穩位子"的機會的相信我你絕不會給他票的因為他不會有多好的人望市民需要的是一種美麗的想像而已而不是一種深思熟濾有遠見無漂亮煙花的"埋頭苦幹"啥樣的市民就有啥樣的城市國家亦同所以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國家城市經濟策略...想的是把預算的餅做大把危機搞大把人民的恐懼放大把市民思考的路程縮短把花錢的速度加快你會看到城市、國家不斷的滾動但有沒有變更好你不會看懂...相信我人民根本不想懂搞懂你原本不懂的事是一件很累的事人民只希望"政府有人坐在駕駛座上"引擎有在耗油排擋不是擺在R擋但要去那?根本就是件想了會頭痛的事千萬不要想~~因此呢歌手在濕地燒鋼琴,告他女星在濕地上滑沙,罰她學生在保育植物上拍片,罵他...這些壞都是人人懂的"不太好"為符合社會集體意志的認同一定要把正義擺在嘴邊...但財團為了一年多賺個幾百上千億毀一整個國家海岸、霸佔一整個國家水資源、每年數百億的產業補助政策一刻不停加班通過...他們對空氣、水質、土壤、景觀,乃至整個國家產業的墮落都可以請警察來圍事保全的農人沒土地了漁夫沒海岸了工人沒位置了這些都無關那些人的思考那你說那商人呢商人會有城市意識嗎?商人會比市長、總統懂城市、國家嗎?這無關商不商人這是極其個人的養成內涵跟他的角色位置無關
報告 這個故事很精采的 當年這洪姓建商 建大樓本來是要跟華王對幹華王也不是笨蛋 用人頭去買下了一二樓 然後擺明要蓋停車場 來阻礙建商蓋飯店後來建商跟土銀也打了很久的官司 就沒時間來管這邊 一拖就拖到現在了
skeetchen wrote:報告 這個故事很精采...(恕刪) 兩個疑問一、既要蓋來自己當飯店用,為何還賣人,賣樓上就算了,還賣一、二樓?有點說不通?二、就算一、二樓賣了,但法規上也無法當車位使用吧,因為建照上絕不會如此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