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雄市鐵路地下化

masaei99 wrote:
中博沒有地上化真的很爛
希望這規劃還有變更空間


小弟不是學建築,不過看那棚架設計,整體空間運用如果已經定案,那中博還是地下化改的可能性不高了。因為不地下化,整個設計都要改,包含經費應該可以省不少,應該有當初的想法。

只是中博地下化最大缺點是前後商圈的影響,那麼深,從七賢路口應該就要開始下去。當初高捷兩條重運量交會挖那麼深下去,BOT施工時效真的是沒話說,高捷現在大家批評,幾十年過去就會看到當初蓋是對的。
Bailysu wrote:
哈~敲太快是政德路沒...(恕刪)

沒有預留地下高鐵的路線~@@所以到高雄市火車站應該不可能~
那到屏東應該也是行政院開的芭樂票啦~~聽聽就好~
高雄火車站的設計會預留高鐵設站的空間,不過隧道就只有挖台鐵的

所以新光三越左營店也可以安心,現在高鐵連合約內的三站都不知道何時才生得出來

高雄火車站不在合約內,我看要生出來說不定要等到民營結束交還給政府才有機會吧


只是台鐵要推捷運化,在市區設這麼多站

可是地下化的鐵路就只有兩股,通勤跟快車勢必排點很難排,希望到時別誤點就好


至於中博地下道原本是設計在地下一樓,不過為了鐵路和捷運的轉乘設計更方便

移到B3F去,地下道的中間可以形成一個轉乘平台,可以使空間利用更有效率更便利

但是缺點就是出土段勢必拉長,要跑到七賢路那邊


不過我是有個幻想啦,希望中搏地下道改成平面

但是縮成只有兩線道只限公車或大眾交通工具通過

汽機車就乖乖繞路吧,說不定這樣可以增加大眾運輸利用率,只是一定會被市民罵死


從官方的電腦動畫來看
那大棚架是個很虛的設計
但如果台鐵不願把土地重新進行整體的都市計畫
就直接把空出的土地改為商業區高強度使用
其實現在的前後驛商圈會完全被它磁吸進去
南北高雄在這個最重要的節點上
卻是割離的
那鐵路地下化的南北高雄縫合就會出現一個大的障礙

集公路、鐵路、捷運於一身
其上的商業潛力可說是驚人的
但台鐵一意私心想要"整碗端去"根本是看得到吃不到
左右前後的商圈勢必受壓迫

主站區的商業設施如果往兩邊及天空上的空橋發展
高雄主站區有個類似大型的新凱旋門立體廊道
會比那單單遮陽避雨的巨大棚架有意識許多
而且我相信讓區域整體的商業動能起來
比大家被圍在主站區之內消費會更有社會價值
目前馬卡道路部份路段已經開始在進行了
我家小朋友一個4歲,一個5歲,當他們還是2,3歲時每次開車經過馬卡道路時最興奮的莫過於看到火車的時後.我也曾在美術館看到奶奶帶著孫子在那邊猜著下一班來的火車是甚麼顏色.
鐵路地下化後,小朋友又少了一個看火車及猜火車的好地點了
不會啦

現在是曬太陽猜火車
以後是吹冷氣猜火車

不過等完工後
小朋友變大朋友
大概也不會再去猜了...
marklee0653 wrote:
目前馬卡道路部份路段...(恕刪)


隨著年代的不同大家猜的東西都不一樣
以前車子比較少
大家會座在馬路邊聊天,猜猜下一部過去的車子是什麼顏色
現在車子多了沒樂趣了

汽車沒得猜了........改去猜火車......
而火車又要地下化了

接著.........
你可以帶著小朋友去機場後面的咖啡座猜飛機

那邊還不錯.......

我好像離題了說


話說高鐵要進入高雄車站的機率太小了
就算月台有留
到時候隧道要怎麼挖我看都還是個問題
放在現在台鐵工程的下面嗎
阿季 wrote:
放在現在台鐵工程的下面嗎...(恕刪)


前面說了
與台鐵同一樓(地下二樓)

至於高鐵進不進市中心
只在要不要亂花這個錢

板橋進北市沒幾分鐘的高鐵車程
但新北市是人口極多的城市
加上反正在路線上就多設個站不難
且北市高鐵都地下化,太爽了

高鐵剛完工時
我曾在高鐵總公司裡問一個"高級特助"
他自己覺得不會再玩下去了
他也認為當初的選址~~~就是一篇爛文章

我認為就省下來吧
縣市合併後還有許多變數在等我們經歷
且戰且走吧
那個巨大棚架比夢時代還大 而且是四點落柱

光是抵抗地震颱風等問題所耗費的經費就多到嚇死人

那麼大的棚架結果只拿來當車站大廳和開放式的公園

是經費太多花不完嗎 不知道是哪個腦殘設計的
mystyler wrote:
那個巨大棚架比夢時代...(恕刪)

新高雄車站上面的鋼構棚頂.設計之初本來就會考慮
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建築本來就是主觀的.我就覺得設計的蠻不錯的
是台灣少見的車站造型.如果你有好的設計也可拿出來讓其他人参考.罵人腦殘是否不太洽當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