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以坪數計算管理費公平嗎?

johnn wrote:
不用ETC那樣電子...(恕刪)

不,使用者付費,用人數也不準,每個人使用頻率會有極大差別,要像164樓說得那樣,在每個住戶身上都掛 E-TAG 感應才公平。所有公共空間都設下閘門,沒掛 E-TAG? 抱歉不准進去。
從居住人數來計算也是個方法,但看到之前朋友的討論也知道實際執行起來很不容易
用機器管控除了花費太大也有些過度了,自主申報又考驗人性,還有朋友提到年齡與使用程度的不同
至今幾乎沒有地方使用是有道理的
再複雜說到高樓層低樓層、各共用區域與電機使用率,還有坪數大的居住人數不一定多,坪數小的不一定比較便宜(例如有景觀)
如果想要絕對的公平,整合起來絕對是一套超級複雜的數學公式(相應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所以才說到目前為止最簡單地依坪數計算看來是個簡單且相對公平,也是最多人可以同意的方法
但應該不能就說是個正確的方法

真心覺得大家討論歸討論,把具體的想法經驗提供出來,有道理的點個頭或附和一下,沒道理的就看看你的說法是不是更有理
我自己認為不是從抱怨開頭,只是自己想到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問問大家的想法
也看到許多朋友有意義,甚至有創意的評論~
但是真的建議不用酸言酸語,不用質疑別人,不用帶有情緒,也盡量不要把自己的認知強加給別人
當然,如果還是想要這麼做,大家一定還是尊重的~
再次感謝所有朋友的踴躍發言!
生命自有平衡之道
josephjia wrote:
從居住人數來計算也...(恕刪)

除了使用次數(頻率),沒有甚麼計算方式是公平的。就算兩位同年齡,同性別的人生活習慣,公設使用上仍會有極大差別。
ETC 感應器又不貴,跟房價比起來九牛一毛吧? 不然也不會一堆私人停車場都在用了,全部都都用ETC 感應就好了。不然就每次使用公設都先付錢,電梯坐一樓多少錢,泳泳池,健身房,圖書室每使用一小時多少錢,但這樣收錢的人力支出太龐大,還是用自動感應系統比較省。
--------Delete--------

White bear wrote:
除了使用次數(頻率),沒有甚麼計算方式是公平的。就算兩位同年齡,同性別的人生活習慣,公設使用上仍會有極大差別。
ETC 感應器又不貴,跟房價比起來九牛一毛吧? 不然也不會一堆私人停車場都在用了,全部都都用ETC 感應就好了。不然就每次使用公設都先付錢,電梯坐一樓多少錢,泳泳池,健身房,圖書室每使用一小時多少錢,但這樣收錢的人力支出太龐大,還是用自動感應系統比較省。.(恕刪)


還蠻讚成的

一來可以確實做到人員管制,有助於社區安全管理

二來計費也很難找到比這個更合理的方式了

從居住人數來算管理費是不可行的,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房子是沒住人的....

就是所謂投資客

他們不用付錢嗎???????

今天大樓住的人多,收到管理費就多

住的人少,就沒管理費

大樓破產是遲早的事

至於買大房子,不住人,那也是屋主自己的事,

要擠很多人,那也是別人的事....

也有養小3的房子,裡面根本沒住人,只是拿來XX用的...
嗯.....

總之用人數來算是不妥的,

你在買房子時,就該把管理費算成你每個月的成本了...

除非你想到一個每個月大樓可以穩定收到一樣金額的方法,

且又能真的收到錢的方法....很多方法根本很難收到錢,

有些人又死不繳管理費,搞到要上法院協調,

管委會的人沒拿薪水,還要跑法院,幹的要死,被這些機車住戶搞的一堆人都不想做了...

White bear wrote:
除了使用次數(頻率...(恕刪)


自動感應一掛點就得修, 還得看各區域公設自動感應掛點數, 修復費用開支不說, 為一兩只報修單位效益低, 還有空窗部份等於會讓人有貪小便宜, 公平性又大大降低了

[另例]就像日本先前有個新奇飯店大量用機器人處理訂房招呼房務降低一般服務人力成本, 立意甚佳但沒多久就收起來因為機器人耗損後需要人類修復, 其他成本水漲船高

折衷看法, 自動化決定社區支出費用上, 較佳施行設備上例如電梯感應使用耗費電力依所到層(包括從接人)灌/計回該樓層分攤小公電相對精準, 但這只是電力費用, 設備磨損太難劃分誰用多用少攤分

總之, 相對公平能作到不錯了, 大樓社區要搞到惟公平否則如何態度, 只是把社區連同管委會等搞死而已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