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bi258 wrote:三民區 鳳山區 就(恕刪) 去年一整年黃一 平均每車25人搭乘黃二 平均每車30人搭乘如果這就是一條捷運線的運量 那很可憐隨便舉我家附近的捷運站 紅29/30這兩線公車 平均人數都超過黃一黃二黃一 黃二兩線公車 2019年全年收入不到一千九百萬的費用紅29/30的全年收入費用略低於黃一黃二(大部分是學生)
allen_yeh wrote:去年一整年 黃一 (恕刪) 去算那搭乘人頭,所謂政商關係,要看捷運黃線帶來的土地開發利益,現在輕軌2階周遭的土地開發利益,就是被個鋪路, 清水溝, 浪費資源在偏鄉的某人給卡住.
lvin0128 wrote:所以就不用蓋了嗎?你(恕刪) 不用蓋三個字在哪裡?? 我怎麼沒印象我打過這樣的詞句?不過既然有人提了 就來討論看看吧目前我看到的黃線捷運造價1430億 (實際完工應該會更多)2019年的票價收入是一千九百萬不到如果是以後提升到10倍搭乘人數票價收入會是2億/年這兩億全部政府補貼到公車系統,實際上會不會更有效益? 可以補助七百年如果是每年拿15億補貼高雄市的公車系統,可以補貼一百年,並且除了市區還能造福郊區民眾高雄市的捷運轉乘還做得不夠好,真的還有很大的空間這部分做好能提升更多的捷運搭乘人口以我自己的實際狀況,我走路到後驛捷運站大概5分鐘,搭到凱旋轉公車抵達公司,大概至少需要40-50分鐘,開車大致上30分鐘就可以。若我晚上晚點離開公司 ,可能會需要走路到兩公里外的捷運站而其實加工區外有一個公車站,應該是要以中小型車輛從這裡接駁加工區內的乘客,可以更有效率
allen_yeh wrote:目前我看到的黃線捷運造價1430億 (實際完工應該會更多)(恕刪) 錢的事情您不用擔心,印就有了,但印的錢拿去建設別的城市那你就虧到了,承受通膨但又沒享用到,六都都在搶錢,沒有人會說不合效益給別人蓋好了,只怕搶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