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現在不買房的17個理由

覺得in3018大說的沒錯,追根究底還是人性,而建商也是利用這一點,現在房市就像股票"追高殺低",看到在漲就擔心房子會不會越來越貴,以後買不起怎麼辦?但金融海嘯時或SARS時那麼便宜要你買,你又不不敢,只有挑戰人性,反向操作才能勝利,但知易行難,這麼容易戰勝,也不叫人性了,大家加油.

李智聰 wrote:
覺得in3018大說...(恕刪)


沒錯...

只有挑戰人性,反向操作才能勝利,但知易行難,這麼容易戰勝,也不叫人性了,大家加油.

簡單來講...就是心臟要大顆有力...反市場而行...會撿到好處的...

我是簡直沒心臟...厲害吧...前一陣子6/19台指期還是緩漲...有機會回升之前的盤整區間...最後收在8019點

6/19早上11:00多...電腦下了10口多單...我技術分析也覺得會升...多下10口多單...成本在8011點

隔天6/20有重要事沒看盤...想不到下午看資料才知...6/20開盤大跌224點...開低走低...最後收在7748點...大跌271點...所以我的潛在淨損為8011-7748=263點*20口*200元=負105萬2000元

想說急跌後小反彈的機會大...反正6/20我也沒機會出掉做停損...6/21再打算吧

6/21開盤再大跌148點來到7600點...我就快刀斬情絲...不跟賠錢難捨難分...在7620平倉...共損失391點=1564000元...手續費為4240元(買賣共40口)

結果6/21當天就是止跌反彈日...我還平倉在最低點...以運氣來說是倒楣的...以作法來說是正確的...不管做幾次...大或小...停損都是不變的真理...未來的操作才不會變來變去...有模糊空間...這樣是無法長期賺錢的

所以要做到簡直沒心臟...也衡量自己的能力財力...多學多做...時間拉長非常可能會成功...若運氣真的不佳...不成功也不會受重傷...至少也清楚自己不適合這個...換個戰場吧

最後...我從6/24星期一算起...做到今天7/12...做了14趟...勝率100%...把156萬賺回來...還倒賺了120萬以上...最近1筆單...未平損益是-40000元上下跳動(7/12下午1:35)

分享...以上
給你個讚,消費者要團結才能對抗財團,否則散砂只會一一被坑殺

albertjen wrote:
為什麼要叫人家不要買...(恕刪)

你沒發現自己編的故事
前面與後面矛盾嗎

前面說房價跟十幾年前一樣,怎麼可能不漲
後面說現在賣六百多萬要去買房,已經找不到像樣的
自打嘴巴嗎?
還是不細心房仲?
dave_lee wrote:
給你個讚,消費者要團結才能對抗財團,否則散砂只會一一被坑殺


在供需與價格關係中,當消費者聯合拒買某項商品,的確很有可能造成滯銷而價格下降


但在房價的供需模型中,最大的問題是在一起拒買的夥伴中,每一個人對"合理"價格的認知會很不一樣

因為這裡面涉及到每個人的經濟能力或購買需求不會相同的差異

所以往往當價格因為拒買行為而鬆動下滑時

在某些人覺得降價還不夠多,自己能力還不足以承受時

就已經有人覺得合理而出手購買了

而當買氣回升,價格自然就會止跌

所以若要房價下跌的很多

光靠聯合拒買是不可能成功的

唯一可能發生房價巨量下跌的是整體經濟崩盤、金融危機、建商周轉不靈急於求現保命


但是如此又會因經濟蕭條而發生消費恐慌

(因為擔心工作不穩定而盡量減少高額消費)


總之一刀兩刃,各有利弊

無論如何,"現在"口袋比較深的人

才會是贏家
(若只是微量下跌時,他會先進場買。讓其他人等不到春天
若金融風暴巨量下跌時,他手中有很多資金,可以大量撿便宜,待景氣復甦時大賺一筆)


至於期待建商只賺合理利潤,主動降價體恤老百姓
你說可能嗎???



對於自住客而言,這幾年的購屋氛圍的確很不友善,房價真漲的太快,
但事後來看,早一點買都是對的。

買房“時機點”對於自住客言,是最難拿捏的一件事,

現在不買,那要什麼時麼時候買才正確呢 ?

對我個人經驗而言(在北部工作),四年前成家想買房的時候,房價就覺得稍高了一些,
想再等等,但從 35萬看到破40萬,過50萬到接近60萬,我突然了解一件事,我不可能
在北部買到我想要的房子(地點環境不錯,50~60坪),我被北部的高房價趕走了。

比北部人幸運的是,我是南部子弟,北部買不起,我還可以回來故鄉買,今年在美術館
買了房子,成了有殼一族。



在觀望等待買房的“時機點”,我覺得有幾點對自住客是很難受的 :

1.定錨的作用:明明這間房子我當初看的時候才要賣35萬,短短 1 年就破了40萬,
我去買了,不是被貴了2~300萬,當然不可能買,過了2,3年,却是貴的更誇張了。

2.時間的壓力:四年前,我對房價高了一些而選擇等待這個判斷,事後來看,是不是
浪費了我四年的時間,我到底還到等幾年,房價才能回檔?人生到40歲,就要開始折返,
要等到40,45,50,還是55,60。一間自住的房子對於40歲與50歲的人,我想意義不同。



在房子買了之後,心情會有蠻不同的變化 :

1.心情踏實感:家人有一個自已的地方,不賣,50年都有地方住。(付管理費就好,不用再付房租)

2.會從房價看空者變成看多者:終於不用再被高房價虐待,樂於看到政府的重大建設一個個進行,
對於建商房仲角度,也轉了180度。


回到“買房的時機點“ 我的建議是:

對於自住者,如果這個物件你喜歡,未來幾年償還貸款沒問題的話,房價雖然高一些,這就是一個
可以考慮的時機點。 畢竟對於未來房價,是没有一個人可以拍胸脯保證的。

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足以應付!!!

若現在不買以後一定會漲而更買不起,當然應該先買

但是!!!!!!經濟能力在長期負擔貸款的情形下,可能會很吃緊的話。

最好還是"望洋興嘆"較安全

否則買了房子的心情轉化中會多了幾條:

很擔心工作不穩定

很擔心家人生大病





總之!!!!!

一切量力而為,也要接受現實

買與不買都是很"因人而異"的抉擇

三思而後行就對啦!
cjames大
沒錯!要消費者團結是有一定的難度,但總比什麼都不做好,你問科學家花那麼多錢去研究宇宙起源有什麼用,科學家會告訴你,不是沒用而是不知道何時有用,不丟石頭到池塘,你永遠不知會產生多大的漣漪,
6月高雄成交量跌25%,如果最近想買房的人可以多考慮2個月,7月也跌25%,8月再跌25%,我想要緊張的是建商了,因為他們有成本壓力,而我們消費者沒有,消費者只是沒新房子住,但建商是沒錢入帳付工程款,6月中QE要結束的消息出來就跌25%,現在投資客已經開始警覺了,大家可以注意如果台幣匯率開始跌,就是資金在匯出了,雖然柏南克講不會那麼快升息,但QE結束和升息已經是遲早的事了,還是強調不是要大家不買房,而是希望大家買到合理及喜歡的房子,
理解妳的邏輯

不過這和探究未知的科學領域是兩件不同的事

這個供需模型是成熟的結論

無未知的部分

此外每個月降25%的假設不是過於樂觀

而是非常瘋狂


若真的如此,台灣的經濟崩盤會是世界之最

房價跌了,但甚麼都沒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老話一句

拒買行為在購房模型裡

唯一受惠的是經濟能力還不錯

但是因為想多一點折扣

而聯合了根本買不起房子的人一起合作

最後有一些人買到便宜一些的房子

買不起房子的人還是買不起

關鍵還是"合理價"的認定標準問題


不過!!!無論如何

能讓大家都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當然是好事!

不過也真的希望不是因為經濟蕭條而造成跌價

只能祝福啦!

李智聰 wrote:
美術館區整體環境應該算是"優閒",但和高雄其他區域比起來,生活機能就差一點了,個人是比較不喜歡,但確實比較喜歡清靜的人滿適合的,記得前年曾有市議員在諮詢市長時提到,高美館發展這麼多年,為什麼還是失敗?我也納悶高美館房價高,為什麼在市議員眼中是算失敗?我想可能就是整體生活機能未提升,另外就是很多人炒作,前幾年青海路一間透天在賣,開1千多,而且賣了一年多,又半年後再看,已變2千多,應該也是被投資客買來炒房,
一直覺得高雄人比較厚道,舉例來說,大部份北部人有錢會先買車,但南部人會先買房,北部人比較注重外出時可以體面,南部人就比較務實,所以前幾年台北房價炒翻天,但高雄還沒動靜,因為炒房不是大部份高雄人會做的事,
還是強調PO 17點是希望想買房的朋友多想一下,現在風險大了,



美術館特區?
失敗嗎,還好啦!
我覺得美術館特區本來就比較會吸引一些喜歡音樂藝術和悠閒的買家,所以店家會少一點,但是這樣反而清靜.不會吵吵鬧鬧的
生活機能也已在改善了



我喜歡美術館特區的原因:

1. 建築都蓋的美美的
我喜歡美術館附近的感覺,就是跟美術館的感覺很像,大樓和透天都蓋的美美的,如果高雄一些生活便利的地方,因為夾雜一些舊社區,比較難有整體性,有規劃的環境和建案

2. 商店少,安靜悠閒
沒錯,美術館特區商店少很多(但交通還蠻方便,可以往巨蛋方向,一點路就熱鬧了),但是這樣也比較安靜一些,也比較不會亂
我喜歡離熱鬧和買東西比較近,生活機能會比較強,但是居住的地方,我喜歡“悠閒”一點
像前幾天去“高雄大學附近”,比美術館特區更“清幽”,也是不錯的地點,適合有大庭院的透天

3. 馬路大
美術館特區的馬路都很大,很順暢,不容易塞車

4. 離美術館近
走路散步一下,還可以順便逛一下免費的展覽,家裡有小朋友的,更適合全家一起



會讓我猶豫美術館特區的地方:


1. 價位高

2. 空氣品質差一些

3. 我喜歡庭院,但美術館都是大樓居多,透天可能都是“天”價

4. 住大樓我怕地震,或停電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