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壞媽媽 wrote:快樂學習這4個字很難我以前沒生小孩時,覺得同事對小孩成績太過要求等自己當媽媽後,要我不去看成績真的很難 國小還好國中就可能要跟一下高中最後一年半衝刺一下有時逼太緊 還是會有反效果
白雪壞媽媽 wrote:可以靠後天努力! 當然可以靠後天的努力,來彌補先天不足.我女兒當年在唸北一女中數理資優班,他們班上就有好幾位天才型的同學,數理怎麼考就是滿分,平時也不怎麼用功,我女兒在國中也是第一名畢業,她說感覺壓力很大,最後高三畢業前夕幾次模擬考,學校公布全校前20名金榜,他們仍然佔據前五名,都如願進入台大醫科或電機,我女兒都在七/八名,進不了前五名,只能進陽明醫科.所以讀書這種東西,還是有天賦的成分.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小孩個性被動要人管,才考慮讀私中,學區能選擇當然給小孩好的環境,同樣在市區的國中,有的全校考不到五個,而我兒子的明華國中當年全班(33名)就有七個上雄中、雄女。小孩在國小時不必過於注重課業分數,反而應給予多方嘗試不同領域的學習,音樂、美術、語文、數理、棋藝等,快樂童年非常重要,儘快發掘小孩的興趣與性向,可避免小孩在填鴨教育環境下,到大學時仍不知所學為何?有的小孩是來報恩的、有的是來報仇的,父母在小孩的成長的環境中,最重要的是陪伴,不必要自己做不到的事,強加小孩身上。白雪壞媽媽 wrote:這種案例也是有...(恕刪)
enjoylifeming wrote:孟母三遷,這句話能流傳到現在,是有道理的傳統名校有他的優良文化及資源,國中高中時期同伴的影響力大於師長.環境很重要 我了解高中名校素質比較整齊,像建中,北一女中,國中就落差很大,像台北中正區明星國中<中正國中>,好的考上北聯第一志願,差的就很差了,我高雄家對面的明華國中,聽說很多家長幫小孩排隊要爭取進來就讀,但是一班考上雄中雄女也不是太多,我個人認為高中考進名校是必須的,國中國小離家近就好,不必刻意安排進所謂總量管制國小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