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頭猛男 wrote:高雄當天時雨量270~650(8/23 當日 就是8/25日下的 過去48小時數值減去過去24小時數值)最高 六龜 656高雄市區 277高雄大寮 370這樣的降雨再加上 漲潮時間請問哪裡不會淹水?...(恕刪) 高雄港什麼時候開始淹水淹上馬路過高雄市區是沒有為防洪蓋排水工程抽水站嗎拿漲潮當理由台北基隆河漲潮都倒灌回汐止汐止就是潮汐到此為止叫汐止那來天天淹水基隆河為防洪台北市政府蓋的員山子分洪
cougar2015 wrote:高雄港什麼時候開始...(恕刪) 沒錯,講到重點了!明知極端氣候,雨量異常,就要想辦法加速排水,不然就算設100個滯洪池也不夠用,一下子就裝滿了!而且滿了也沒辦法即時排出去。
不問顏色,不談政治,純粹以交通運輸概念來談:輕軌是甚麼?速度多少?車廂數?---即其每小時輸運量可以補足占用現在大順路至少3線道的運量嗎?即使相等,那何必花這錢對大順路沿線交通無益的工程。真要改善大順延線運輸,應該規劃標準捷運且最好是地下化(但大高雄地下化工程因管線錯綜複雜,難度太高),至少也要高架(約占1車道)。緩慢行駛的輕軌是給假日悠遊旅客乘坐的,但不適合擔任紓解大順路日益壅擠的流量,市民應該不是拒絕大眾運輸,而是明知無效卻還一意孤行。
xc.benshen wrote:不問顏色,不談政治...(恕刪) 如果是為了好市多大順店旁的義大百貨,只要到高捷巨蛋站用公車接駁就好了!不到5分鐘的車程,如遇極端雨量或颱風停電,輕軌肯定停駛,但公車還能正常行駛阿!
我只是很納悶,高雄花300億治水,不就是要嚴防淹水嗎?花了300億,後續還有8800億錢沾計劃,怎麼高雄債高第一,淹水了只會怪老天爺雨下太多,真是他xx的幹話!一 sunnymay0526 wrote:沒錯,講到重點了!明...(恕刪)
輕軌這條路線為什麼會蓋,我想口水就少一點,我們從源頭說起,高雄輕軌的申請,源自於民國八十年進行規劃申請,(當時市長是誰,可以上網查),而申請的路線就是現在的大順路,(不知那個天才規劃的,真的是一切惡夢的起源)經過一連串的環評還有一些阿薩不魯的,民國八十四年行政院核定,(核定是可以蓋,但不表示你蓋的成)接著,兩線的捷運風風火火,大家應該都清楚,但是市府因為這兩線的營運,幾乎沒錢支付輕軌建設,2016年,蔡英文上任,開始舉債,市府也要到一筆中補助款,市府出一些資金,在拗在地的廠商一同經營,這才能蓋輕軌,問題來了,輕軌蓋不蓋?各說各話,我看過藍錄好幾場的爭鬥,也去了幾次的公聽會與說明會,也看了不少藍議員颷市府官員及廠商,也看了不少大順路的商家抗爭.但從沒有一個人是將這個問題整體的評估,做多向擬疑,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爭論.市府:想要的就是政績,現在中央給錢,讓他可以衝政績,怎可能放棄.藍議員:利用這個議題,大肆招攬人心,最好可以拔樁,以利下次高票當選(這群人的嘴臉最難看,我看過五個,只有一個真的是為民爭取福利,其他的都是順勢來造勢,割稻尾)大順商家:多數的商家都有苦說不出,但還是配合,但大順路有一種很特行業,中古車買賣,反彈最大的就是這群人,平時,車輛危停,佔用停車格都選小事,停紅磚道,當路霸,這更是理直氣壯,現在會反彈,那就是因為停車格沒了,車道縮減,危停抓更兇,紅磚道沒辨法停了,賣場原本可以放30輛,現在變成20輛,損失慘重啊,所以一直要求政府補助補助在補助.所以說呢?(大家自己去想吧).市民:大順路在高雄是一條很特別的路,如果,在台北住過的人就知道,台北有一條基隆路,這兩條路有幾個共同特性,一是這兩條不是單為橫向或縱向,而是斜的,貫穿兩個城的幹道.二是這兩路都不大,但車流量極大.所以市民幾乎都會利用大順路進行移動,(人是直覺的,一條路到底,為什麼要騎兩條路.)官員:這些官員說可憐,但也可悲,可憐的是要當第一線,讓民眾罵,又要讓議員幹譙,可悲的是一點擔當都沒有,反正一直話,依法行政,頂多出事,就回,上面交待的.從不同的立場大家都想己利而爭吵,從沒一個人是為了高雄.輕軌蓋不蓋,每個人看法不同,但要取得共識好像也不太可能.
sunnymay0526 wrote:如果是為了好市多大...(恕刪) 義大百貨其實走路到捷運R13凹子底站很近, 但是騎樓/人行道要讓行人好通行颱風/車禍事故/沿路樹枝掉落, 部分路段輕軌勢必要停駛公車很靈活, 隨時可以調整路線, 速度又比輕軌快
歐洲執行委員會環境部(DG Environment)在其發行的刊物《歸還城市路權予民眾》中(2007)就提到「重新分配道路空間的原意並非為難車輛駕駛人,而是要改善人們通勤的選擇及城市的生活品質。」,這句話對於現階段高雄輕軌的意義非凡,以思考優質空間及尊重環境的生活模式都市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惟有接受改變的當下,才決定了跨出更好的那一步加油,高雄輕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