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人了,這模擬的優化方案,果然是美化過的.騙不懂的人 兩線道, 影片中,兩線道幾乎模擬是汽車在走,完全脫離現實.只有少數路段有機車模擬.而且車流也太少,用幾台車,就想模擬路很順. 大順路的車流不會只是兩三台而已.主政者果然是不食人間煙火.真實狀況,應該只有一線是汽車在走,另一車道幾乎被機車占滿. 汽車塞一堆,大順變不順了
mybigdaddy003 wrote:以高雄人習慣來說 輕...(恕刪) 交通建設,一蓋就是好幾年+使用數十年,它是用來改變大眾行車、乘車習慣的;不是順著民眾現有的行車、乘車習慣。順著現有的,不是前瞻。
1.後續提出的優化方案有比陳菊任內的規劃好嗎?我個人認為是有改善了部分問題,比如馬卡道路轉美術館路的轉彎半徑加大,以減少尖銳的噪音。有抗議還是有差啦。2.但對大順路上交通的影響,產生的質疑仍舊在,無法說服使用大順路以及會經過大順路的用路人。因為大順路寬度是固定的,塞進兩條輕軌,就一定會排擠到其他用路人(汽機車及行人),就算如何優化,還是有影響,就像住家2房改成4房,房間又要大小合適,客廳廚房想當然就會變小。3.如果輕軌班次提升到原先規劃的7分一班,會不會變成每3~4分鐘路口就會經過一列輕軌列車(左右各一列車),到目前為止,好像燈號的優化及行車的速度也沒有很大的改善。4.新市長就任,已確定會原路線繼續,這會讓大順路的商業更加燦爛或是漸漸歸於平淡,十年應可分曉,鐵打的營房流水的兵,市長4年8年來來去去,但影響的是高雄2~30年的市政建設及規劃,是好是壞,市民自有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