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高雄房價真的回不去了嗎?!?!


Belle15 wrote:
對呀~最近看中古屋的...(恕刪)


或許應該再等等..
今天無聊騎車從小港那邊的中山路騎到七賢路,不曉得是我太久沒逛高雄市還是太早騎車(早上十點多了),其實我個人覺得車流量並不算大,重點是我其三多到五福那一段路,很多房子都要「租」、「賣」,而且我個人覺得似乎好像店家不太多的感覺,我就在思考,高雄現在人口到底在成長還是停滯了?抑或衰退?建商一棟一棟的蓋,除了有需求的自住外,還真的需要這麼多房子嗎?需求很旺盛嗎,否則怎麼房價飆成這樣?小弟住的比較鄉下,也期待有天可以在北高雄農16買個大樓過過都市人的生活,對小孩的競爭也會比較有正面的影響,可是看到大樓一坪不斷的往30邁進,突然覺得我還是每個禮拜二、五買張大樂透兼做公義比較容易實現吧,至於高雄的發展,以小弟個人的淺見,除了北高雄+鳳山比較有明顯發展外,其他的地方感覺反而停滯不進了(可能今天早上騎車,跟秋意逐漸凋零有連結的感覺吧)......一點愚見....不要砲我!
我也希望其實高雄房地產可以合理一些,以我過來人的身份(跟版上很多人比起來我很菜),其實新人要買房,一個月如果貸款要還三萬塊,其實我覺得應該算有點吃力了,除非不養小孩啦,不然小孩開銷+一個月三萬的房貸,其實很吃緊的,所以對於新人而言,我覺得房價超過800W(家裡若沒贊助),其實壓力挺大的....

最後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目標,希望可以在40歲以前買的起農16建坪約100坪以上的「新建案」(非二手屋)!因此對於高雄房價,我是希望做個向下修正啦......
To老自犬大真的不用跟k說那些
無聊的字眼已偏離討論
red等大發表的言論 大家都是各有道理
漲跌不過是我們分析出覺得較有機率走向
路沒走到最後有人會知道通哪嗎
感謝老自犬大大的回覆
個人不成氣候的想法如下
老自犬 wrote:
1.建議你不不必把重心太過於注意銀行不動產額度部份,應該分點心思注意銀行有30兆存款的動能及利率,QE3實施,利率很難在5年內爬的起來,甚至會更低


還是回到買方資金這部份
在五六月之前 新成屋都可以聽到貸九成
現在因為實價登錄 大部份八成 七成的也有

台灣利率是動不了
但是金管會跟央行也不斷的用各種方法限縮房貸
(貸款不可投資台北房產,新貸戶升息,最近這樣的措施不斷"出台")
甚或耳語高雄有的建商資金調度也變緊了

總的來說,在政策面,至少在短期對多方銀彈的供給是壓抑的
這方面就要看總體經濟環境後續的貨幣供給是否源源不絕



老自犬 wrote:
2.若二岸繼續維持這樣的關係,再來買房的不見的是高雄人或台北人了.

這一天 遲早會來.不過可能沒有那麼快.畢竟台灣的人民還沒辦法接受.
個人估計或許是在這一波漲勢漲完 大幅修正之後
到時候,經濟不景氣,只好服下這帖可能是毒藥的解藥

老自犬 wrote:
3.興富發高價購地乙事:這把戲興富發及其他建商在台北這幾年玩過很多次了

這個就受教了,畢竟小弟活動範圍只侷限在高雄
不過我還是比較認同隆大董事長(不認同都廳苑)兼高雄市建商公會理事長
最近接受各家媒體的訪問提到的觀點...

個人認為漲勢的拉抬最好是循序漸進的
像興富發這種拉法會殺雞取卵 甚至唱獨角戲
不然興富發自己去標青海段216地號寫個130萬都比214地號的230萬划算
當然,成敗論英雄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yfm0902 wrote:
感謝老自犬大大的回覆...(恕刪)
其實貸款成數對投資客影響不大,反而對年輕首購族會有影響,投資客資金都較為充裕。但建商土建融會有明顯資金缺口,所以最近高雄也越來.越多預售案,因為預售可舒解部分資金壓力。另外有部分建商,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合作以賣受益權的方式彌補貸款成數限縮的缺口
剛剛出鎚了!離題一下...

最近騎車也看到滿多租屋售屋的布條...有些老店因為租約到了沒法續租(大概租金談不攏或是屋主想整理房子另有打算),不多說什麼,明年是蛇年,感覺,應該,銷售成績應不會很理想。.....
現在北高雄真的是走沒幾步就一個建案...
我想應該是最近鋼價跌很大
高雄地價相對低,前陣子又有不少公共建設
所以炒作的空間大,自然就吸引了一堆想圖利的建商
但說實在的
高雄的平均薪資並不高
有能力買房子的人不多
價錢開太高我也不曉得它是要賣給誰
反正說房價不會跌絕對是騙人的
首先,沒有什麼商品不會跌的,時機到了沒的差別而已...

假設1 如果房地產續熱 高雄這二年 又再補漲一波

以投資客的角度來說 在高雄買土地顯然比買大樓勝算來的高 漲幅更大
以自住客的角度來看 近幾年再續漲有差嗎?? 反正你賣了還是買不回來
你現在所擁有的房的價值也只是紙上富貴
現在買不起的房子的人 再漲個二年還是更買不起 有差嗎
高雄要租房或是二手的舊大樓這麼便宜 怎樣也不會沒地方住吧

假設2 如果房地產 真的冷了 開始大跌

以投資客的角度來看 在高雄買大樓如果房市一開始冷 脫手困難的話
房子還有折舊的問題 很難養房到下一波房市再起漲
土地反而保值 因為沒有折舊的考量 你可以拼到下波房市再回春

以自住客的立場來看 你現在所擁有的房雖然表面上價值降低
但換房的需求來看 其他的房子也便宜了 更有機會換到更好更大的房子
現在買不起房子的人 就用時間換取空間 等跌價之後 說不定就有機會入手喜歡的物件


所以看起來
我實在看不懂現在去跟人家搶買北高大樓的動機
怎麼看都是弊大於利 要投資拼獲利顯然買透天/店面/土地 空間更大不是嗎??

除非***你是真的喜歡 又負擔起,那你何必管以後漲跌呢,喜歡就好了
就跟買賓士車的人不會在乎折舊是一樣的道理


個人認為可以看多 也可以自己下去買 自己下去投資 自己下去拼搏
反正高獲利本就伴隨高風險

但上網鼓吹別人現在咬緊牙根下去買 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人
顯然心底真正想的是......






yobi25 wrote:
首先,沒有什麼商品不...(恕刪)

有些人對高雄市房價飆漲的態勢顯的異常興奮
頭頭是道說個不停
red24 wrote:
我從來沒說自己博學多聞~(笑)
我已沒說我發明了什麼特別理論~ 我也不是從之前就一直看空的
你今年之前能查的到我看空的任何文章我隨便你!

鼓吹是能少一隻老鼠算救過家一條命!
台北已經盤整量縮了,已經資金炒到高雄的時候
兩年時間房價從12-13漲到去年16-17 到今年24-25
薪水有漲嗎? 工作機會變多? 大環境變佳? 沒有但卻是突然漲兩倍
這個是炒房的必然現象 歷史不斷的不斷的重演
而且新屋必定大量拉動二手屋的價格
王如玄最近為了最低薪資幾千上下拼死拼火的爭取
但是房地產卻是每年幾百萬幾百萬的跳

補漲? 補漲什麼東西 高雄的房價本來就沒有被低估 是因為真的沒那麼多人買
但現在是投資客加賤傷一起 把房價加3倍高 抓一個算一個的策略

沒有什麼補漲效應 很明顯就是台北炒不動了 來炒高雄
但是所有歷史上只要炒到二線城市去的後果 就是房價要下修個開始
我只是把過去所有房地產崩盤之前的現象說出來

因為最近真的看到有越來越多人 一個月薪水已經到了6-7萬的經理
竟然連一個月已經要拿出4萬元的房貸還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

看著很多好不容易拼死拼火的年輕人 已經在存頭期款 要買之前一坪13萬 50坪的650萬的房子
薪水從2萬八一直漲到5萬多 本來預計每個月5萬都要拿一半出來付房貸
突然短短兩年間 房價漲了兩倍 變成1200萬...

新一輩的積弱?? 你知道到最新調查2012年30-35歲平均年薪所得多少嗎? 55萬元
55萬元不吃不喝20年是多少 1100萬

所有的薪水隨便6-7成都拿來付房貸的時候 誰要消費?誰要生子?誰要投資?
我們家有兩間房子自住用 也因此很明白知道房價高低對自住的根本沒差
房價漲如何 賣了更買不起其他房子 只能繼續住

所以我鼓吹的不是看空房市 我鼓吹的是期待台灣經濟能發展的理念
有人買單建商價格就會挺住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買單
就是很多人覺得我生活忍一忍就過去了 超到6-7成
我鼓吹的是希望所有的人民不要把自己的所得超過4成拿來
4成已經很高了 正常儲蓄1成 備用一成 保險1成 生活加上育兒剩下三成而已
在超過這個國家經濟必定會朝一個東西傾斜
1.一定從育兒開始刪
2.從儲蓄開始刪
3.從保險開始刪
4.從消費開始刪

台灣已經很明顯的走到4.了 表示太多太多人買房子 幾乎就都超過自己所得的6成再貸款
明明年薪60萬而已 卻都被迫貸款到一年36萬以上(35歲以下年收入不到53喔)
人民就是如此 要買就會拼命的買 一個人一拼命房價就會撐一時 就會帶另一個人一起拼命

房價像你說的不過就是上漲、下跌、持平三種走向
但是我敢說 就是我覺得這一兩年就會走下跌 沒跌我2014年之後從此不再這裡發表任何相關言論
因為我在誤人子弟 這篇可以留下來做證 明年年底之前 高雄跌幅沒超過現在的三成 我從此不發言

你可以在鼓吹人繼續把錢丟下去沒關係
你可以鼓勵大家說現在價格很合理 平均11年不吃不喝就買得起沒關係
你可以繼續說現在買以後更買不起 趕快套進去
這是你的言論自由

但是我的半桶水 能敲多少人 我還是會繼續敲
"除非你有能有能力 用你的3成薪資買房子 不然請再等等 個人覺得房價要下修了"...(恕刪)


認同
逃命波開跑,人踩人(多殺多)
明年至少二成以上降幅
後年就更慘了
人踩人(多殺多)
其實我們在妥協自己去獲取什麼東西的時候,付出的是更高更高的代價。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