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誰在撐這房價...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富人撐起房價...其實本來就沒有罪,在自由經濟基礎下,賺錢是每個人的希望!!當然,他們想賺更多...
貧人看衰房價...也是沒有罪,在自由言論的網路世界裡,大家都可以嫌不好、說不是...
以上,幾篇論戰文,從昨天就一直到現在...
可以停止了嗎??
我想過分酸民文化並不需要在這裡出現,
大家可以針對議題說自己的看法,
但如果在這攻防,可以找到心中想要的好宅,
我勸,大可可以出去走走,行動才能實踐理想!!
當然,每個人都可以表達不同的意見...
但適度的尊重,才是最基本的發言之道!!
話說回頭,大家當然希望買到價低、心中理想的好宅,...這是夢想!!
但看房、買房,是個學問,也需要累積經驗成長,
我還是要說,如果急著買房,要希望比照3-4年前的房價比較,這只會愈來愈累...
難聽一點地說"吃米要知道米價..."
而房價也不像股市,今天上萬,明天就只剩7000,
很多時候,存在於過去的悔恨中,
不如實際地走走,看看自己要什麼???
只要合乎市場價值、自己負擔的起,值得便是好宅!!
沒人敢跟你打包票,房價會漲會跌,因為掌權的通常不是我們...
明天也許也還會有大災難...也不一定!!
但事實上,高雄的房價卻愈來愈熱!!(太多高雄以外的資金流入...)
所以啊!幹麻把事情搞這麼嚴肅...
買東西,還不是這樣...喜歡就買,太貴、付不起,就等有錢...甚至不買...
太多的贅言,也許就不需要了吧!!
共勉!!...我們已身在貧富逐漸擴大的環境,爭吵只會失去更多...



化妝棉 wrote:
如題~我很好奇??高雄的房價是誰在撐著!!
以我認識周遭一家小三口為例~月收入約五萬元!!用家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來還房貸!!一個月約一萬六千元!!所以大概是跟銀行借貸三百萬元左右~頭期款可能有存款或長輩贊助一百五十萬!!所以說大概可購買四百五十萬元左右的房子!!這還不包括裝潢跟買家電的費用~
當然還有受薪更高的家庭~但高雄大部分勞動階級人口較多!!所以我是以這種方式來計算!!
最近有比較密集的在看房子~撇開市區比較精華的地段!!以鳳山為例十年以下的透天開價六百多萬都要很認真的找了!!七八百萬算很正常~九百萬一千萬以上的也不算少數!!我不是高雄人.....但來高雄也有五年的時間!!期間調高勞工基本起薪也只是微伏調漲........但房價卻一兩百萬的在漲!!
或許有人覺得我酸葡萄~自己買不起房子卻在怪房價太高!!但我用最普通的方式計算......真的很訥悶??也很不解??一般的小家庭是如何買房!!
..(恕刪)
大大的資訊與我所知稍有落差,
如果有150萬的自備款,
要買650-750的房子綽綽有餘,
現今有30年房貸,
以貸500萬而言配合首購加上安心成家月付約16000-18000.
小弟最近剛買房,也是貸500萬!!
籌銀兩幾百 wrote:
大大的資訊與我所知稍有落差,
如果有150萬的自備款,
要買650-750的房子綽綽有餘,
現今有30年房貸,
以貸500萬而言配合首購加上安心成家月付約16000-18000.
小弟最近剛買房,也是貸500萬!!
想請問月付18000是除了央行升息以外的因素外都不會再變了嗎?如果是利息也很驚人
用台灣銀行的貸款試算程式設定貸款500萬、貸30年、
利息1%,每個月要繳16082元
如果利息算2%,每個月要繳18481元,但是30年下來要多付165萬的利息錢
基本上貸30年是很誇張的....一般行情應該是要在20年以內繳完房貸
所以如果算貸20年上述條件不變,月繳也要25294,如果加上管理費及稅金和保險至少每月要花3萬
如果生個小孩送雙語幼稚園1個月就要1萬5
再加上養車和日常開銷等等每月至少要花8萬...
月賺8萬的家庭貸500萬是存不到錢的...況且150萬頭款根本不能買房
小弟當初買房不算自備款,光家電及裝潢就花了100萬,因此至少要有250萬
但不可能買完房子全部錢都花光光吧,家庭安全準備金至少要有100萬
因此至少要有350萬才能買650萬的房子...而且往後即便你賺8萬,你也存不到錢
可是650萬可以買什麼房子??
如果是在高雄熱門的r13及r14,很抱歉你只能買中古15年以上的小3房...新房子3房都要800萬以上...
因此我認為高雄現在的房價以在地薪水根本不是可以輕鬆負擔的,除非你犧牲小孩的教育或自己的享受
周圍很多的人是靠雙親的祖產在變賣後買新房...
所以為什麼現在政府打房很難打...
因打太大力就會造成更可怕的貧富兩極...變賣祖產後財產又縮水...
但是不打未來也會有可怕的貧富兩極....靠炒作房地產把薪水階級的未來價值剝奪
所以我大膽的預測
政府對房地產仍然不能使其降價
但也不可能抑制炒作
所以結論是如果你認為買房是你一身中的必要選項那就要趁早
千萬不可以現在決定不買房未來再後悔...因為這樣一定會買得比當時還貴
其實我是認為年輕人如果沒有祖產而且薪水只有中等且未來不會暴漲
真的要看開
不要再把買房當作是必要的事
喜羊洋 wrote:
想請問月付18000是除了央行升息以外的因素外都不會再變了嗎?如果是利息也很驚人
用台灣銀行的貸款試算程式設定貸款500萬、貸30年、
利息1%,每個月要繳16082元
如果利息算2%,每個月要繳18481元,但是30年下來要多付165萬的利息錢
基本上貸30年是很誇張的....一般行情應該是要在20年以內繳完房貸
所以如果算貸20年上述條件不變,月繳也要25294,如果加上管理費及稅金和保險至少每月要花3萬
如果生個小孩送雙語幼稚園1個月就要1萬5
再加上養車和日常開銷等等每月至少要花8萬...
月賺8萬的家庭貸500萬是存不到錢的...況且150萬頭款根本不能買房
小弟當初買房不算自備款,光家電及裝潢就花了100萬,因此至少要有250萬
但不可能買完房子全部錢都花光光吧,家庭安全準備金至少要有100萬
因此至少要有350萬才能買650萬的房子...而且往後即便你賺8萬,你也存不到錢
可是650萬可以買什麼房子??
如果是在高雄熱門的r13及r14,很抱歉你只能買中古15年以上的小3房...新房子3房都要800萬以上...
因此我認為高雄現在的房價以在地薪水根本不是可以輕鬆負擔的,除非你犧牲小孩的教育或自己的享受
周圍很多的人是靠雙親的祖產在變賣後買新房...
所以為什麼現在政府打房很難打...
因打太大力就會造成更可怕的貧富兩極...變賣祖產後財產又縮水...
但是不打未來也會有可怕的貧富兩極....靠炒作房地產把薪水階級的未來價值剝奪
所以我大膽的預測
政府對房地產仍然不能使其降價
但也不可能抑制炒作
所以結論是如果你認為買房是你一身中的必要選項那就要趁早
千萬不可以現在決定不買房未來再後悔...因為這樣一定會買得比當時還貴
其實我是認為年輕人如果沒有祖產而且薪水只有中等且未來不會暴漲
真的要看開
不要再把買房當作是必要的事
..(恕刪)
首先感謝大大交流,
您一番見解小弟有收到也相當尊重,
但對於您的說法小弟有三點不同的意見,
其一:
小弟目前貸500萬安心成家+首購前兩年免息月付16000左右,
兩年後月付約18000,
大大說的好,
未來可不可能升息??
當然有可能,
但可不可能步入日本超低利率的後塵也不無可能,
升與降對我來說無所謂,
差別在於你何時進入市場,
您說三十年多付165萬元利息,
二十年不也多付一百萬出頭的利息,
多十年多負擔65萬元,
二十年後每年多負擔6.5萬元,
敢問兄台,
二十年後加上通膨6.5萬元實際價值又剩多少??
再者貸30年何謂誇張,
有人規定得30年還清嗎??
30年不過是讓小弟容易進場買房而已,
小弟加上我太太的收入扣掉貸款等等支出每月還可存兩萬,
我不知大大的無法生活的道理何來,
我每月兩萬還是以高於貸款利率的保證獲利壽險商品存起來,
六年後會先還一筆百萬元的本金並繼續儲蓄,
如此還款下來如果利率波動不大,
我不到20年就能還清貸款,
我甚至會將年中併入繳款以提早結清,
並非像大大說的毫無天日所見阿!!!
至於兩萬為何不先還貸款,
我只想說房貸利率那麼低我何必急著先還(況且還兩年免息),
我把多餘的錢拿到更有效率的儲蓄方式累積會更好!!
其二:
如果將來房市又看漲,
不是等同又得準備更多的積蓄來買房嗎??
您說三十年多付165萬比較痛,還是三年多付165萬比較痛?
再者,如果房市看跌,
三十年多付200萬的風險我都付的起,
起碼我有個窩,
我只是單純的把風險鎖死,
不管漲跌,買了就不再有影響,
差別不過是三十年150到200萬,
以時間分擔風險我還做的到.
其三:
買650的新房子不用350萬自備,
我買560萬的新房只有60萬是頭期款,
500萬有含裝潢,
我扣完買家電家具約25萬,
手頭上還有15萬的現金周轉.
最後願不願意先進場小弟都予以尊重,
只不過小弟我買的地方,一坪12萬我認為合理了,
即使跌回10萬,不過是用長時間去分擔多幾十萬的支出罷了,
但如果每坪多漲個兩萬,白存那幾十萬,我真的會槌心肝!!
幾十萬的風險用幾十年分擔我擔的起,
但如果幾十萬用兩三年分擔我真的會想揍人!!
總而言知我只是把風險鎖死了,
不管成敗要負擔多少我都很清楚,
在能承擔的狀況下,
還有越早辛苦越早結束的觀念下,
我當然入場了!!!
而我給未買房的鄉民們一點建議,
合理能負擔,趁低利率應該要出手.... 市區太貴就買市郊一點,價格差蠻多的!!!
感謝交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