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美術館區?

wafture wrote:
陽明國中就是因為升學...(恕刪)


龍美,左營,明華,福山,龍華等國中當然各有優點,
現階段是後兩者升學率稍高一點很多家長也都能認同,
南高三民,七賢明星國中沒落主因是商圈移轉,當地人口減少及老化,
所以遷校自然會是不錯的選擇,
龍美國中這二年雖因二期校舍今年才能完工而採輕度總量管制,
但我先前提到的是總量管制較嚴重的問題(新左營區人口增加太快),
若小孩本就已上小學,設籍數年還不保證一定能念的話,
再多優點也不能彌補,
何況學區本就是眾多考量點其中之一而已

其實龍美國小蓋不蓋我覺得影響有限,
沒有甚麼賭不賭定的問題,
因為小孩(中低年級)上小學要父母接送本就是常態,
習慣以後就不覺得不方便,
美術館區附近的小學也不算特別遠,
小學附近的安親班也不少,
真的要完全避免可以挑小學附近的房子住,
最好中間也不要隔馬路

高中的部分,
公、私校的好壞同樣都是差異很大,
12年國教實施之後只能說大幅拉近公、私校原本先天上的差距,
正常當然是特色高中優先,社區高中備選,
不過就近入學方案目前根本八字沒一撇,
現階段討論也沒太大意義
總量管制就是總量管制
高雄市教育局我沒查到什麼叫做「輕度」總量管制
真不知道輕度總量管制法規是什麼?跟總量管制有何不同?

A大常有一些創新的名詞與定義
像之前還有「農美區」出自a大文章中
原來是農16和美術館區和在一起
這樣可能也可以説「巨農區」-巨蛋商圈和農16
「生蛋區」-巨蛋商圈和生態園區
「河農區」-河堤社區和農16
「高生區」-高鐵區跟生態園區
「榮生區」-榮總生活圈跟生態園區

以美術館區人口的遷入狀況
將來勢必也會跟明華、左營、龍華、福山等國中一樣總量管制的狀況(現在好像就總量管制了)
所以要買在美術管區的家長勢必會遭遇現在a大所提進不了龍美國中的情況
到時候一樣是將子弟送往附近學校




wafture wrote:
總量管制就是總量管制...(恕刪)


"輕度"或"較嚴重"那僅是針對超額比序目前難易度的形容辭,
(依無法錄取的人數來看)
基本上都屬於總量管制的"額滿學校",
(學生報到人數超出當地戶政單位預期入學人數的公立學校)
所謂較嚴重是指通常要設籍滿6年以上才有把握符合資格,
龍美國中二期校舍今年內即將完工,
過度時期總量管制的問題明年起自然會大幅改善而不是越來越嚴重

農16/美術館有些人簡稱"農美"不是我發明的,
老實說我也很少這樣用,兩邊土地使用分區本就不同,
(美術館絕大部分為特定住5,北區近明誠四路為特定商4;農16絕大部分為一般商4,裕國街兩邊為一般住5)
會擺著一起講是因兩區為同期開發且緊鄰的新興重劃區(只隔一條中華路),範圍邊界確定,同質性也高,
這附近連鎖性質店家在店招或名片上有寫"XX農美店"的也不算少見,
若是以生活圈或商圈分區就有點籠統,
例如瑞豐商圈或巨蛋生活圈,同樣都可以把瑞豐地區的農16/美術館包含進去而不用改名
看來a大對於美館這邊也有相當的研究,
國小本來沒機會浮出來,
不過最近是真的有再討論,
不過是不是可以按照時程走,
一切都是未定數,
今年的入學人數偏多,所以會發生有自用住宅卻沒辦法進入就讀的情況,
這邊的房價真的太離譜了,最近鄰居賣房子,
賣價已經是可以買兩戶我們家了!
好像沒人提到鐵路地下化後的影響?其實我蠻看好這邊的,鐵路地下化後和翠華路那邊連成一器,現在所謂的生意作不起來也許會有很大的改變,鐵路地下化後陸橋會拆掉,那些平交道也會不見,整體的成長是可以期待的。
我是已經買在鳥松這邊了,否則當初聽住美術館那邊的朋友說鐵路會地下化,我還真的很心動。
我已經在這住8年了,硬體環境每年都會改變,但我覺的住這區的人,公德心實在很糟,吃個自助餐是任意誇張停車,簡直快停成只剩單行道了,我也不見有相關人員來指正。更是很多騎車不戴帽。這裡不是模範區嗎?
lin325 wrote:
好像沒人提到鐵路地下...(恕刪)
5月底龍水里已多處張貼布條廣告,宣稱李喬如議員已成功爭取到美術館國小
並於101年11月前徵選設計師設計案,
(上次爭取的美術館兒童公園亦即將完工),
經致電該服務處得到回覆是這次不僅是教育局審核的紙上談兵階段,
而是市長於議會總質詢時已正式承諾將於102年動工,104年開始招生,
學區範圍應是九如路以北,馬卡道路以東,中華路以西,美賢街以南

lin325 wrote:
好像沒人提到鐵路地下...(恕刪)

美術館北區的南邊(東五路至美術北三路間)在都市計畫中原是規劃成唯一的特定商業區,
所以初期就有不少商辦大樓,近年來隨著區域內人口快速成長,
目前商圈已從原本的核心(美術北三路v美術東二路一帶)往外大幅擴散,
這幾年開始已經算熱鬧了,基本該有的都有,主打平價或特色的商家都很多,
少部分特色餐廳或連鎖餐飲店週六日的生意特別好,常常需要預約才有位子,
有空晚上時間過來逛逛就知道,
目前投資最大的應該算原台南燒烤名店-碳佐麻里高雄店,
餐廳基地超過700坪(地上二層,地下一層),
聽說裝潢部分就砸了超過一億,
若是吃宵夜想多點選擇,又不想去便利商店或不到一公里遠的內惟、瑞豐夜市,
僅隔一條中華路的慶豐夜市也非常方便

北區的馬卡道路其實離東二路很近(可參考google地圖),
所以目前就連鐵路東側馬卡道路旁的店面絕大部分都已在營業,
例如湯暹(有機鍋物,隸屬三洋威士比集團)、原台北市養生懷石料理名店-鈺善閣高雄店、VASIR肉燥飯高美館店...等,
馬卡道路旁即將開幕的還有台灣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平價綠色有機產品)...等

鐵路地下化動工至今,火車班次明顯變得極少且絕大部分車種經過聲音不大,
加上未來即將完工的多項公共建設及永信仰森熱銷的影響,馬卡道路及河西路第一排也將是各大建商(皇苑、鼎宇、慶旺、興富發、城揚...)景觀豪宅產品的下一波主力推案重點區域

jameskan1965 wrote:
我已經在這住8年了,...(恕刪)

你說的停車問題我也有注意到,
不過那家自助餐店生意實在太好,
附近的汽機車停車格早已不敷使用,
難免有少數人為了方便亂停,
至於模範區指的僅是市地重劃都市計畫審議的模範區,
如果看到少數人騎車沒戴安全帽及汽機車亂停覺得很在意的話,
建議你可把類似的相關問題都反應給里長或市議員再轉知交通執法單位派員加強取締一段時間就會見效,
上個月交警多次在中華路近美明路那邊埋伏取締未依規定兩段左轉聽說就是因為有附近住戶投訴,
就像大樓管理委員會的運作一樣,
只要發現問題不論輕重都應想辦法解決

alumee wrote:
5月底龍水里已多處張...(恕刪)


筆記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只有常山趙子龍。 -Keep Walking-
當初要不是A大的詳細解說~做了一些功課~我也沒辦法選到我目前滿意的房子~
現住在跟A大隔一條街的大樓~有時在道路上在走的人想說哪個是A大哩



alumee wrote:
龍美,左營,明華,福...(恕刪)
生活樂趣--盡在VAIO

jameskan1965 wrote:
我已經在這住8年了,硬體環境每年都會改變,但我覺的住這區的人,公德心實在很糟,吃個自助餐是任意誇張停車,簡直快停成只剩單行道了,我也不見有相關人員來指正。更是很多騎車不戴帽。這裡不是模範區嗎?


James大

這個不只是這區的問題,是台灣人普遍的問題,每個地方都一樣,沒人取締,沒人管,就隨便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