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蛻變中的大高雄


zeus lu wrote:
高雄的蛻變是長期且痛...(恕刪)

請版主將這一版改成 蛻變中的發電廠
是呀,整棟樓都歪掉了,又是稅金、又是發電廠的,都是負面的想法; 沒有夢想的人,活在世上一點意思也沒有,所有想法都是負面的,人生也會是黑白的;

zeus lu wrote:
是呀,整棟樓都歪掉了...(恕刪)


好像沒都沒有台北人耶!
其實現在整個台灣是西班牙化中 高雄算晚一點跟上來中

出口衰退 加上公務員問題 政策炒房 非常類似

有置產的先恭喜了 這波會炒很高

至少在美金變老二之前 全球房地產會亂飆

整個經濟體制因為亂七八糟的貨幣政策 整個亂

沒有天災 或 戰爭出現前 這種資產炒作的趨勢應該是不會變


NIKEJOHN wrote:
好像沒都沒有台北人耶...(恕刪)


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
這帖怎麼會沒台北人?

只是北高要奔波
每週至少一次高鐵往返
高雄的業務也要看
對高雄也有期望~

這20年來
高雄變漂亮
但也沒落了~

高雄產業升級沒北部快
傳產移到中國

電子業的好咖如TSMC只在南科
同樣是封裝
高雄神教就沒有矽品待遇佳

其實高雄的高薪工作不多
只要老板不要太扣
薪水好一點其實比北部還容易留人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大家都希望高雄能成為如題一樣"銳變中的高雄"
希望高雄執政者所做的每項政策都是為高雄扎根穩基...
可能這些"工程"短期內是看不到.....(無法在四年或連任八年內立碑提字)
但是只要抓對方向...能引進大型有指標性的"外資"投資...
例如:迪士尼..環球影城...樂高...或是綜合型娛樂中心(賭場)(我們的法令還把國際賭場設在離島XD)..或是石化業也好...
外資的直接投資..會用當地的人才..不止提升就業率..也可以提升薪資...
為什麼我會一直強調外資... 有待過外商公司的人都會知道.. 外資的福利..薪資..都是非常的好的...
反而每次看到本土在地企業..說要大舉投資時...我都會覺得..只是在炒地皮..或是配合當局者破土剪綵...
(反正我出資少...剩下的是銀行聯貸..萬一投資失利...死道友..不死貧道..)
看似能提升就業率...但起薪22K~28K...年輕人領這樣的薪水只能過活...是無法成家立業...娛樂消費的..(如果有背學貨更慘...)


這幾年下來....看到高雄市的大樓屋頂廣告看版..全都是房地產的.. 整型美容的... 真的夠本土化...
如果去一趟香港維多利亞港..看看大樓屋頂上的看版廣告就覺得這城市很國際化...
看看高雄港11~14號碼頭要成為私人遊艇港灣..結果唯一艘的安普諾斯遊艇停在KHH是主人要賣了它....
停在KHH停泊費比較便宜...不然就是其它遊艇是來高雄補給維修的... 我們希望的私人遊艇港是富人搭著自己的遊艇進來...
娛樂觀光消費用的.. 應該不是廉價的私人停車格....
高雄現在三大利多加持下 鐵路地下化 輕軌 灣區
分別最後會在2017年完工

你他媽的現在還不快點去卡位 送分給你還不吃
難道要真的等到2017年三大重要利多都完工了
高雄繁榮了 不一樣了
然後望著天價房價又要在那邊靠北房價貴嗎?


高雄鐵路地下化 造價900億 2017年完工
一個國際化城市 鐵路地下化是必要條件 減少之前平交道噪音 美化市容

環狀輕軌(第三條捷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FAwYaFby04
zeus lu wrote:
高雄現在三大利多加持...(恕刪)


不是很想吐你曹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一年前 我從北部下來高雄找工作
之前我在桃園某外商上班 這間外商 在外商公司裡面
給的薪水 真的只是一班水準而已

因此我也很識相的 主動把我的薪水打了八折
結果 還是找不到工作

南部幾間比較大的(電子廠除外)
還有人跟我說 你要不要直接應徵主管職
繞了快一年後 我終於找到工作了 但是卻是在台南(非電子廠 但是也是外商)

南部 有許多很賺錢的中小企業 但是這些業主
只願意開 北部外商薪水的六折來聘請人才
之前也看01工作板上面的討論
非常認同 給得起香蕉 當然只能請到猴子!

南部再繼續這樣下去 在高的房價是撐不下去的
2017年全部完工???
我倒很好奇 高雄那時候 有多少年薪可以達百萬的工作!

另外 就算高雄把這些硬體設施蓋好
人民沒水準的繼續在自行車道上騎機車 這還是改變不了這都市的內涵!

我也在高雄市買房子 我也非常愛高雄
只是非常失望/憂心的看到這些問題
當所有人都迷失焦點在這些公共建設上面的時候
是不是應該要想一想 怎樣才是真的能夠讓這個都市持續的進步?

我曾經待過德國一年 每當我晚上騎在愛河旁邊
就會想到德國的海德堡(愛河夜景真的漂亮 海德堡也很棒)
騎到旗津/西子灣 就會讓我想到漢堡港(北德 最大的都市)
恨也不成鋼 大概是我在高雄住了半年的結論!

R大:
當然一件事情可以有各種角度來分析,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以客觀的來看我是願意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我不是高雄人,但是三年前回台灣要選擇居住地時,我選擇在高雄落腳,我用行動來表示對高雄未來是有信心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u8rfxUzg9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asxByo0Uo


在台灣如果有那種適合生活又有好收入的城巿的話,應該早就
插插插(台)了吧...

偏偏一堆人都往死胡同裏鑽,而不想有所犧牲..

沒有那種一兼二顧的事,有時就是要取捨...

盡自己的能力就對了啦...
無聲的風...淡藍天空..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