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美術館小學..來了..

版主的標題是 美術館小學..來了.請問你美術館國小在那裡???
john1681730 wrote:
版主的標題是 美術館小學..來了.請問你美術館國小在那裡???


我就是版主
美術館小學...就是給美術館區子弟就近就讀的小學
有很難懂嗎???
至於它名稱要叫什麼??有很重要嗎??
就像美術館區的國中名叫七賢一樣
難道叫七賢就不能給美術館區的人讀嗎??

目前美術館區就是需要一所小學
至於中山是否要廢校又是另一課題
和美術館區小學蓋不蓋有什相關???

你要用學生安全來綁議題也可以
另開一版去討論中山存廢不就好了
一直加中山進來鬼打牆...
難怪連向來言之有物的A大都懶得再回文

我當初開這板只是單純訊息分享
你真有這麼關心這議題
為何我開版當初不聞不問
最近才開始密集回文
(二年半以前開的版,你最近才來指教??)


要選舉了才一堆偷渡政治文....噯
校名的差別!真相!
版主 你在幫誰說話???明明是中山國小遷校,別再想魚目混珠,!
蓋美術館國小是要成立美術館國小籌備委員會,附近居民是當然委員,負責監督及參與規劃!可以共同監督施工品質,這是法律所規定給居民的基本權力,這也不過是跟河堤社區的居民一樣而已!
但用遷校的名義就可以逃避監督,我行我素!這就是校名的差別!
大家有發現嗎???鼓山區的學校七賢國中,龍華國小,現在的中山遷校都是如此.可以說食髓知味了!其他區皆按照國家法令規規矩矩設校???為什麼只有鼓山區這樣???是因為某某民代在這一區吧.
明明是中山國小遷校,硬拗成美術館國小!這不是公共工程詐騙嗎?
到底是什麼利益???會譲民代一再違反自己說過的原則???

((李喬如議員100年時,質詢教育局長,要求七賢國中正名為龍美國中的摘錄,大家網路上都可以查得到,言由在耳!現在卻又想利用中山國小遷校名的名義,企圖再次闖關,鑽法律漏洞,剝奪國家法律規定市民參與設校的權力!本人花了很多時間一一查証,公布的資料都有白紙黑字,請大家務必理性,為了小朋友的未來,爭取小朋友受教權!
如果你仍然認為民會真的為我們的小朋友爭取受教權,該看清事實了!
(附) 高雄市議會公報初稿第1屆第2次定期大會
第七期中華民國100年10月21日出版
局長答覆:我非常同意李議員的說法,學校的校名應該反映學校所在社區的特色。
〈中間略〉
李議員:我尊重啦!局長,妳認為要多少的時間,(七賢國中正名的)任務才有辦法完成?))



沒想到約翰大沉寂了一陣子又跑出來了,
你們擋這個案子已經很久了,
而且整個進度表落後了大半年以上,
夠了,放手吧,等天讚哥的六十一層樓蓋好後您先預訂最高樓,
這樣這棟五層樓的校舍就擋不到您了.
目前美術館區就是需要一所小學
至於中山是否要廢校又是另一課題
和美術館區小學蓋不蓋有什相關???
美術館附近都沒小學?
kerrlan wrote:沒想到約翰大沉寂了一陣子又跑出來了, 你...(恕刪)

確實
這些對小學成立有意見的大大
是否願意說說你住哪個社區
社會上那麼多不公不義的事件
需要你們這種棄而不捨態度
而不是只focus在這件事
應該要好好發揮你們的愛心
去多關注其他事吧!
美術館區有小朋友的家長請特別留意了,看清楚,想清楚了,這信是由中山國小教務處所發出的!
如果您的小朋友想念中山國小遷校,除非先在中山國小卡位,否則曰後就算你住在學校旁邊,也無法如願了!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校名差別,原本都市計劃中的美術館小學就是要給大美術綰區小朋友就近上學的,因應美術館區新住民族大量移入,現在卻被有心人士強取豪奪變成中山國小校區,所以原本可以就近念中山國小的小朋友也被迫一起來擠遷倂校,弄得大家擠破頭搶著卡位入學,雖然大家都想念新學校,又是所謂的明新小學,其實小學這個階段,只要快樂學習, 享受國家給我們應該有的教育資源!平安成長即可,搞成集中營式的小學.受傷的是小朋友及辛苦的家長們!
如今有心人士要的是中山國小4.6公頃方正肥美的校地.
但一堆人拚命為民代背書!真不知為何而來???
再說一次!美術館國小預定地本來就是蓋國小用的,十多年前都市計劃就已定案!
蓋4樓或5樓有這麼大的差別嗎?而且學校有往地下一樓挖深!後來才買房的住民早就知道那裡是國小用地,買附近房子的住戶反而希望早些看到小學設立,所以根本不會影響住在附住民,否則建商豈不是詐欺了!
本人向來只管社會公平正義,路見不平,打抱不平而已,絕不選民代,不想也不配!
只是喚醒公民自主權力,不要被素質低劣的民代牽著走,讓台灣人一起沈淪!
大家加油!看清楚,想清楚!自己的未來自己救,小朋友是有心人士弄權弄錢的害者.
我也知道很多人聽不進去,一定要受傷才會醒,就像當初龍華國小3000位學生及家長一樣,但我苦口婆心,明知不可而為之!無意冒犯!
如果一開始就光明正大,依國家教育法堂堂正正蓋美術館國小,由教育專家,學者,.教育局官員及美術館居民組成籌備委員會,那就可以依教育法申請就近入學,而不會是由二公里外的中山國小來主導小朋友的入學,這差別大了!

以小學新校招生來說,
小1新生招生人數考量未來5年報名人數成長不應超標招收,
學校成立前幾年人數會不足且最難招的主要就是2~6年級舊生,
就算算上原就讀龍華、新上、勝利、九如等國小且部份願意轉校的可能人數,
缺口還是會不小,
小學6個年級中,
最不用擔心的就是舊生的入學權利,
畢竟若原本學校沒有太大變動且小朋友念的好好的,
大部分家長就不會將子女轉校當成必然的選項;
重點還是主要放在新生名額是否足夠,
這牽涉到是否需提前設籍的總量管制問題
99-72班→那來的?

中山國小發出來的,不是寫著普54,幼3、特3?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