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怎麼不乾脆一點降房價讓青年買得起房


popzxcvasdf wrote:
這件事真的是見仁見...(恕刪)


大大說的這個就是人生至理名言
年輕多努力打拼 年老多享受人生
如果下一代也是跟你一樣會想的
到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努力沒有白費 人生沒有白走一遭
那麼多人出來 忿忿不平的指責樓主

有的賺多 有些套牢開始緊張

房子是生活用品 但現在被當商品炒作

指望政府是不可能 買自己負擔得起的房子

imt000040 wrote:
有個重點.... ...(恕刪)

土地限量沒有錯,但是,台灣的人口成長負數,房地產還繼續往上漲
土地並沒有減少,人也沒有兩倍的增加,房價卻成長了不只兩倍
其實很簡單,不要生小孩就好~~~
自己買不動就不要害了下一代
無殼蝸牛有共識,很快的不到20年整個國家金融市場就會有感
有錢人的財富要一堆小奴隸來堆疊的,沒有這些人無論政權和不動產都會是個屁~
紅綵妹妹 wrote:
有話好好說,向大家一樣理性的針對內容談論,不要一昧地只會批評他人「講幹話」。


總是有人用講幹話的思考,來說別人講幹話,不要在意。

樓主這議題,常常有人直覺性的用"如果你有房,要降價你願意嗎?"來把有房者和建商綁在一起,這種講法,根本搞不清楚,或者故意混淆二者的成本來源。

建商成本的重點在土地和原物料,有房者的成本是在買賣的價差。任何一種產品,都會因某種原因以致未來跌價或漲價,漲價可以,跌價自然沒問題。

至於建商的成本,也常有人說房價是自由市場機制,但土地是有限資源,是否應該放任適用自由市場?這才是大家對建商或炒地皮的政府有意見的地方。

原物料長期走低,各行各業不景氣,唯獨建物漲價/售價高掛,房地產漲價也無法帶動其他行業了,什麼不動產是百業的火車頭的肖話,都已經不攻自破(還是建商現在願意承認營建業也不景氣了呢 )。所以,就不用管哪些要和建商綁在一起的人了

車車168 wrote:
該鬥的就是建商!什...(恕刪)


房子的建築成本多少網路上查的到,要蓋出你想住的樣子恐怕不只五百萬。除了鋼筋水泥,代銷要抽成,土地要錢,建築工人也要錢,建商跟銀行貸款的利息也要錢,最後是建商賣完這批也要有足夠利潤來蓋下一批房子。所以五百萬的建築成本還要加上土地、管銷、利息、利潤等等大概要賣一千萬才划算。所以真要便宜的房,自己買地自己蓋,只要出土地和材料加上建築工人與建築師的費用,你認為的五百萬建築成本可能也要加上三四百萬才能成事。

另外用"鬥"建商這個字眼非常不理想,好像幾十年前中共就是用鬥爭的方式打倒資本階級一樣。我想這是教改的失敗,沒有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對岸慘絕人寰的文革就是一場恐怖的經濟實驗,餓死、整死幾千萬人,這麼恐怖的事情如果再發生一次,我們就是一群笨蛋,沒有從對岸的慘痛教訓得著經驗。

你如果這麼痛恨現在的建商,請不要打嘴砲,自己出來做一個有良心的建商。資本主義世界的好處就是,你如果可以賣比別的廠商更好更便宜的商品,或是一樣好又便宜的商品而能夠存活下來,你就是市場的贏家。打倒黑心建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另一群更有良心的建商來取代他們,這是每個有志向的年輕人該有的心態。
先讓大家有能力買房子又可以顧三餐粗飽
這才是天下事

高雄就有個前任死肥豬
她的兄弟在宜蘭是負債連連
來到高雄卻變成了總裁
我真的只能說 有權就有錢
還自稱自己是台灣女兒 我只能說凸凸
真想丟她一坨屎

如今沒人敢辦她
可悲。。。。

紅綵妹妹 wrote:
高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捐...(恕刪)

jinghong wang wrote:
先讓大家有能力買房子...(恕刪)


哪條法律規定

政府欠百姓房子,一定要讓人買得起房子?
你的說法就好像
大家都在罵慣老闆
罵了十幾年

而這十幾年來
沒人創業嗎??
當然有!!
出來創業的人
或多或少經過慣老闆的磨練
或者跟著罵慣老闆
結果自己當老闆後
一樣是慣老闆(或許好老闆有變多)

所以結論得到
罵慣老闆的人
自己創業一樣是慣老闆

又如果慣老闆有變多
那酸民罵慣老闆就是不對的

呵呵
反正
沒能力的只能出張嘴
希望哪天中樂透

一堆沒膽的 鬧個法國大革命 這些富人還敢壓榨?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