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美術館小學..來了..

雖然校地只有2.1公頃,但實設建蔽率連30%都不到,
最大的問題只是蓋太高了(樓高24.1+屋突物高3.9m)而擋住後方大樓部份樓層的景觀,
國小預定地第一排的部分住戶先前借徵收道路用地議題帶頭抗爭尚且情有可原,
但如今不斷妥協之下還要操弄同樣的議題就只會讓人感到相當自私,
事情已經發展這麼久,大家都看在眼裡,
新生班級數的規模本來就要依據美術館全區的實際需求預估,
規劃不夠屆時就是很嚴重的總量管制,跟遷校根本毫無關係,
國小有六個年級,難道舊生少收,小一新生就可以超收,不用管以後每年的報名人數成長了嗎?
何況中山本來就有約一半的學生是美術館這邊的學生,
新校團隊無論怎麼評選都會是他們勝出
這幾天有打電話去問
教務處的人說整個中山國小會遷過去
班級因空間限制以總共60班為原則
若就讀意願人數過多會總量管制

所以中山確定要廢校了?
flybob wrote:
這幾天有打電話去問教...(恕刪)

前幾年預計兩個校區都會保留,
主力團隊會到新校區,
舊校區最後是否廢校還很難說,
但若不幸真的廢校,
新生學區也不會併過來,
因為中山附近本來就還有2所小學,
當初會有併校的考量不單是因為少子化,
鐵路西側的小學數量太多也是主因


alumee wrote:
雖然校地只有2.1公頃,但實設建蔽率連30%都不到,
所以真正的問題只是蓋太高了而擋住別人的景觀,
國小預定地第一排的部分住戶先前藉徵收道路用地提案帶頭抗爭尚且情有可原,
但如今不斷妥協之下還要操弄同樣的議題就只會讓人感到相當自私,
事情已經發展這麼久,大家都看在眼裡,



鋁大


不過24m好像有點高
一般大樓的七樓高了
長太高 要怎麼辦?


不過新的重劃區 用地規劃早就一清二楚

前面本來就是文教用地

買的時候心裡就要有個譜

蓋24米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只能說是

第一排



如果今天顏色對了,就不會需要到中山一個學期了,
都已經上網要招標了還轍下來這實力還不夠嗎?
如果不是貴客何需這麼處處退守.
alumee wrote:
國小預定地第一排的部分住戶先前藉徵收道路用地議題帶頭抗爭尚且情有可原,
但如今不斷妥協之下還要操弄同樣的議題就只會讓人感到相當自私,
事情已經發展這麼久,大家都看在眼裡,...(恕刪)

我不懂
這個議題已經吵那麼久了
大家還會看不清嗎?
正如Alumee大大所說
不要以冠冕堂皇的理由
來掩飾一己之私
讓這個議題沉了吧
見好就收...


旗鼓鹽 wrote:
新的重劃區 用地規劃早就一清二楚
前面本來就是文教用地
買的時候心裡就要有個譜
...(恕刪)

本來之前就知道是文教用地
現在反倒"喧賓奪主"
刁難學校的籌建...

難道政府把這塊地賣給贊哥或天哥
來蓋個摩天大摟會比較好嗎?
相較於這些大摟居民的處境
幸福多了...

誰反對學校興建??
不都是為了學生安全問題嗎.....

東一路的存廢
學校大樓興建過高 不就代表學生超收
都是為了學生安全問題

只不過這些訴求跟某些人士利益恰好相同罷了...

何必再相互抹黑

罔顧學生就學權益及安全 才是自私自利的人吧







個人覺得,學校有分硬體及軟體方面

校舍屬硬體方面,只要消防及相關建築規範合格,就應該立即建設,畢竟對有學齡兒童的父母而言(如在下),住家旁有間小學再方便也不過了,我自己也是十分期待,至於學校叫什麼名字,我覺得不是很重要

如果擔心學生平時的人身安全及數量,屬於軟體部分,日後可以從制度和就學人數去控管,不應連硬體部分一併扼殺
預計廢校的高雄市中山國小,有53年歷史,4.6公頃.非常方正,目前仍有一千多位學生.校地是美術館國小2.2倍大.比高雄市最多學生的龍華國小還要大0.3公頃.且二面臨大馬路,馬凱道路鐵路地下化後,原先的鐵道將變成綠園道!所以這塊完整的土地便成了大肥羊.高雄市教育局並已着手申請變更校園用地.可以說非常難看卑劣的政策,合理推測就是朝廢校賣地的方向走.完全忽視教育,殊不知,小朋友的基層教育乃是百年大計!希望大家能告訴大家分享貼文,共同防止市府的違法濫權!正如龍華國小小朋友在記事簿的留言”””大人們做錯事,後果竟然由我們近3000位小朋友來承擔”””.龍華國小100年度學校統計有2萬1308件學生事故,其中在走廊上發生的就有5977件,可以看出學校空間實在「太擠了」.以下簡單比較!
1) 龍華國小 4.3公頃 92班 學生2840位學生
2) 美術館國小(以中小九如國小遷併校招標中) 2.1公頃 77班 約2400位學生

全文網址: 高雄龍華國小每班32人 教師:太擠了 - 新聞追追追 - 文教要聞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5622#ixzz306PNTZvD
Power By udn.com
同樣是在高雄市,但不同區,河堤國小3.2公頃,只蓋30班左右,已經動工二年,預計104年招生!花三年時間興建!可以說非常慎重的興建!
再看看中山國小遷校,2.1公頃,號稱60班,事實上是77班(比照目前龍華國小特別教室納入),上星期陳菊才來動土典禮,明年九月就要正式招生,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卻蓋一倍多大的學校!該怎麼形容這種速度急就章蓋給小朋友的公共建設呢???為什麼如此急於將4.6公頃的中小國小廢掉?變更土地?李喬如並且大言不慚在大鼓山區大肆宣傳(美術館國小)104年招生是她的政績!這急就章,集中營式的小學是政績嗎?

校名的差別!真相!

蓋美術館國小是要成立美術館國小籌備委員會,附近居民是當然委員,負責監督及參與規劃!可以共同監督施工品質,這是法律所規定給居民的基本權力,這也不過是跟河堤社區的居民一樣而已!
但用遷校的名義就可以逃避監督,我行我素!這就是校名的差別!
大家有發現嗎???鼓山區的學校七賢國中,龍華國小,現在的中山遷校都是如此.可以說食髓知味了!其他區皆按照國家法令規規矩矩設校???為什麼只有鼓山區這樣???是因為某某民代在這一區吧.
明明是中山國小遷校,硬拗成美術館國小!這不是公共工程詐騙嗎?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