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lu945 wrote:小弟也是年過30有...(恕刪) 你說的沒錯! 這就是政府和政客一直想辦法幫建商排除釘子戶,硬要都更`重建的原因! 但等原住戶歡天喜地住進新房後,隔年收到房屋稅稅單會欲哭無淚,至少暴增18.6倍起跳! 就看過一則地產新聞,某經商失敗台商,想用剩餘資產回台養老.所以將原本房屋稅五萬多的老房子都更,沒想到房屋稅暴漲超過百萬,這下挫賽了! 稅金是我年收入的好幾倍! 我不吃不喝不用省起來還不夠繳給政府! 每年會欠政府幾百萬!
看了那麼多樓我個人覺得問題出在老房子好像都沒有折舊,賣的比當初取得的價格還要高,這個合理嗎?新房子就比照老房子的價格往上堆疊,讓大部分取得的人都要咬牙過日子,這樣合理嗎?對,沒錯,800萬買不可能700萬賣,但是中古屋當初800萬買,過個2年1000萬出去,這樣炒房對嗎?上個世代,資質平平,穩穩地上班,薪水少少,還是可以努力存錢買到房子,這個世代呢?主計處統計平均薪資50000,不是不用扣稅、生活,50000還是主計處統計出來的800萬的房貸,50000薪水,貸20年,一個月3萬就去了,剩下2萬,還真的是咬著牙買房如果父母要養,沒有房子,50000的薪水誰敢買房子,不要講生大病,牙齒要做的牙套都沒有本錢做我講的房價,是桃園市龍潭區大同路70坪,25年以上的老房子的價格還有萬不幸房價跌了,銀行會加重你每個月的還款金額,甚至叫你趕快還款,你如果還是只有50000的薪水,不就要跳樓了,銀行不會做賠錢生意的法拍屋,各位大大也不要幻想了,一樣是蛋黃區的有差別,桃園地區的法拍屋,一拍的價格,甚至有些比市價還高就算到了三拍,也比市價低一點,一直拍不出的,通常都是多人分割的或者真的有問題的物件我是覺得,房價繼續上漲是必然的,因為我們還沒漲到日本經濟泡沫的境界,但無殼蝸牛運動1989年到現在,請問房價走勢如何?所以五年級以前的都非常努力,買房很正常,我們這代一堆都是垃圾,買不起自作自受以前還有勞工低利率貸款,真的是低利率,20年好像不到2%(我聽我前輩講的,正確的利率我查不到)現在推笑死人的30年40年低利率,跟政府講要65才界定你退休是一樣的台灣的中小企業,撐過30年的有多少?多數人還是在所謂的中小企業上班吧,20歲出來工作,60歲終於還完貸款前提是20歲的時候,要有頭期款買房子,屌炸天了我們的政府和財團蛋黃區溢出來的,就是蛋白區該起來了,有錢鄉下農地趕快買一買,都更變建地指日可待所以,大家醒醒吧,房子已經趨近奢侈財了,有錢了在擁有吧
其實最可怕的是政策問題,當初為了執政者為了維持表面好看的GDP數值開啟了這一波房地之亂,搞得實業企業與老百姓身受其害短期看來似乎為經濟帶來一點紅利,但長期傷害卻更加嚴重未來十年台灣的經濟前景依走弱,政府低落的效能與政黨的惡鬥無能更讓經濟前景雪上加霜政黨+銀行+富人--->聯合坑殺人民降房價?別傻了看看那些執政者的嘴臉,4年一次要選票的時候才會想到你這些人根本不管人民死活,你還巴巴呆望著這些垃圾會施以援手嗎?台灣的政黨只管著當官玩權力,人民只能傻傻的被騙著走66架"2500億"台幣的F-16軍購,這些錢可以幫助人民與社會有多大的發展但是人民的死活關他們屁事!!!
fafy wrote:2019-03-08 11:53 by fafy土地買的貴,工程成本(原料、人力)降幅也有限,還要加上合理的利潤。必竟開門作生意,並不是以賠錢為目的。真正要鬥的人是地主,非蓋房子建商。尤其重劃區的地主。 怎會有X商出來留言呢?土地買的貴,那是因為地段的關係建商一坪賺多少怎不拿出來討論?
vcd156 wrote:看了那麼多樓我個人...(恕刪) 有個重點.... 如果是這樣...那100 年前的房子. 你覺得應該"剩"多少 ? 總有一天會趨近於0可複製的東西(逸品除外), 像車. 這想法適用.但限量(土地)且不可能再有的. 要保有一定價值平衡.平衡即 "購買力". 當大家都買得起 所謂頂級", 他就不是頂級, 算普級.當大家啥都得起, 這不就大家都不用做事了? 所以才有所謂等級區別.通膨.....世界公認是" 正常的". 原因是"金融制度".今天是, 薪水漲幅與房價漲幅 >>>> 失衡. 台灣尤其嚴重. 薪水成長幅度倒數的.因為那些留動的錢, 台灣沒有贏到, 反而流失更多. 或更集中於個人. (資本主義~)鎖國, 如果你自己自足. 但國際經貿金融, 早就無法讓你這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