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持續追蹤>環狀輕軌,高市擬修正採OT(第一個挑戰,原中央核定預算年底即將面臨被收回)


masaei99 wrote:
老年人會對新的事物排...(恕刪)


其實我觀察一個現象
台鐵跟高鐵 使用自動售票機的年齡通常是年輕人
櫃員台通常都是中年以上的
老年人更不用說了
一律都是臨櫃買票

這種現象似乎可以解釋老年人口對捷運的接受度
因為照理論來講
老年人應該更需要捷運的
公車族群有大半都是老年族群了
怎麼捷運反而對他們來講接受度反而低了
因為公車有運將
直接投錢 有問題直接問運將
捷運一切都要靠自己

老一輩的人
對電腦跟自動化機器
常常有排斥跟不信認感
一定要臨櫃購票才會有安全感
否則都怕被機器吃錢 怕操作失敗... 看不懂...

我在想台灣的捷運站
臨櫃人員應該也要負責販售代幣
讓老年族群可以直接跟捷運人員買代幣
就跟台鐵一樣
(老年族群幾乎不會想拿智慧票卡 因為他們認為現金最重要)


chiwee wrote:
綜上所述,所以輕軌到底有沒有機會呢?
錢都快被收回去了,不知道地方或中央政府有何做為?
有沒有一個給人民表達的地方!我要輕軌環狀線!
我認為,唯有把高雄的捷運網建立起來,原來的紅線跟橘線才有賺錢的機會
一味的往北延長高捷,只會把高捷拖入無窮無盡賠錢的深坑裏!...(恕刪)


+1
先把市區捷運網絡建立起來吧!!
光靠兩條路線...每次都得轉來轉去(市公車-捷運)才能到達,搭捷運念頭大大降低。
一味想將紅橘線延伸,是否考慮到當地運輸量。
因為住林園,每次若要座車到高雄市區真的很折磨人,等車以及搭到目的地都花近1~1.5個小時。不過想到就只為當地人、工業區員工而蓋一條數十公里的捷運延伸線,加上周遭也沒景點特色...除當地人、工作員工,一般民眾應該不會搭乘吧?(橋頭糖廠雖偏僻點,但除了方便當地人也方便了旅客到糖廠玩)
說那麼多....要蓋延伸線,我倒希望公車多新增"班次"跟"路線",花了大筆錢而沒達得應有效益...只會浪費納稅人的錢,況且都在賠錢了,一味延伸只會更加快速拖垮高雄捷運。
先把錢直接投入在市區,將市區建構成密集的交通運輸網較實際,那一國家、那一城市不是都是先將市中心周遭運輸網絡建構好,之後再往鄰近較偏遠地方延伸呢。

離題了~
輕軌一定要蓋
輕軌一定要蓋
是大家的共識

那請問錢從那來
中央不肯出全部(換黨會出嗎?不知道)
bot沒廠商要作

請問在mobile01打嘴泡討論的這些人
誰要出?

從傳統人多市區蓋就會穩賺錢嗎?
光是處理地上權就不知道要花多久錢?花多少時間?
(走環狀就是因為台鐵舊軌道路線可以省掉以上成本)
更別說前幾年就算不扣折舊
光人事油料成本還是穩賠的事實
(看公車就知道)
今天除非政府財政很好,不用挖東牆補西牆,不然一定是先考慮還有其它"誘因"的地方先作

沒有”誘因”誰要作?
罔顧現實的因素,一昧躲在橡牙塔裡,
指責政府路線不對,官商勾結、炒地皮等
才是沒帶腦子出門的人

今天高鐵左營站不是官商勾結?(高鐵得利)
漢神巨蛋不是官商勾結?(漢神幫得利)
高雄捷運不是官商勾結?(承包廠商得利)
前兩個地區當初還不是不怎麼熱鬧的地區
現在呢?

沒錯,以上建設都是推高房價的兇手
問題是可以因為推高房價就不去作這些建設嗎?
那我们乾脆回到原始人的生活
就永遠不會有炒地皮這件事了

如果只要炒地皮或官商勾結就不能作
那以上建設都不能作才對
難怪公務員會說”多作多錯,不做不錯”

抓住重點
只要結果是對全民有利(促進發展)
政府就可以去作
如果炒幾塊地皮就可以把輕軌蓋好
為甚麼要反對(有更多沒有建設的炒地皮才該去管制)
原龍華國小的土地要讓人炒(條件是蓋輕軌),還沒人要炒
至於過程的間督
是民主制度下選出的人本該作的事

p.s誰說凱旋、成功、前金沒有住宅區的,請問那邊住的不是人嗎?
走台鐵舊鐵路的確是可以省點建設成本...

不過輕軌本來就沒什麼地上權徵收問題.
至少在美國,德國及維也納看過的都是走一般馬路.
馬路應該不是私人土地...

同樣要花錢了,應該要花在重點上...因為就那麼多錢.
高雄捷運現在給全台灣人的感覺就是..搭乘率低,虧損連連.
今天若優先把錢建在低搭乘率的線路上,
實用性不高,最後還是會虧損...

就如同把紅線跟橘線捷運,若拆開來計算營運成本及收入.
搞不好..紅線還有可能是可以損益平衡,

現在若是再以人口密度較低的優先,那只是多一條虧錢的輕軌.

我也同意上面有些大大提到的,三民區...
三民區是目前高雄人口數最多的區域,大到要分三民一,三民二.
應該能優先透過輕軌把人能接過來,串到橘線...
先創造橘線搭乘率...
小瑞
老實說走一般馬路的輕軌不見得可以解決交通問題
想想看本來就擁擠的大順路
汽車、機車、輕軌、行人爭道的景像.......

可以的話
還是儘量走舊鐵道吧~
輕軌走鐵路?我以前也天真過
其實不然
看摩擬就知道了

一般市民真的還是天真的
總等著大有為的政府給糖
但等到的糖通常不好吃
如果大家不回歸到原點
你永遠看不清我們的錢是怎麼被分配掉的

高鐵左營站的策略對嗎?
漢神巨蛋是在玩啥把戲?
如果只看現在
你是無法認清事實的本質的
天真的人永遠看不清遊戲規則如何被玩弄
全民的資源總是落入特定人口袋
光那兩項就可單獨專章來談

許久前討論過
大眾運輸是需要
但一般人只是看到工程
就像發現救世主
卻對花錢的邏輯完全不計較
這種人真是政客工程掮客的最愛
台灣人知識水準不是說很高嗎?
為何連自己真正的需要都不知
需求知道了
連一點策略的對錯好壞先後步驟都不知
光做夢
醒來世界已人事皆非
有人自以為很高明
講話高來高去
但其實根本就沒有內容

有人以為活在烏托邦
所有的政治家都是陶淵明
認不清政治的本質
這才是真的天真

誰不希望所有的建設工程都是乾乾淨淨的
人類的歷史告訴你不可能
就算再先進的國家還是一樣

民主政治本來就是利益團體的妥協
如何在其中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才是應該在意的

高雄有10條、8條輕軌捷運當然最好
問題是現在有這個能力嗎?
錢要花在刀口上?
一個是能讓你有發展產業、促進觀光、提升形象(港灣門戶)的潛力,順便還能賣市地回收投資金額的路線
一個是能否有足夠客源營收支撐營運都不是很肯定的路線
哪一個才是刀口?
雖不滿意但我能明白高雄市政府的邏輯
只有真正的天真的人才會以"全民資源落到特定人口袋"這種歷史永遠無解的問題
用來當作拖延建設進行的藉口






對於一個暢言炒地皮很好的人
我還能說什麼?

政府是用來幹活的?
還是只會花錢的?
當你搞懂之間的差別
或許你我對話才有意義

要搞懂市政建設的最終目的不難
只是過程完全錯誤,是到不了事前所號稱的美麗境界的
更何況是擺明了更慘的結果
大家只是認了
繼續做夢
其實個人覺得水岸輕軌, 是對高雄市"拼觀光"及"輕軌計畫"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還有一個重點是...在水岸建輕軌可以排除與一般道路行駛優先權的狀況!

而利用這些其他縣市較缺乏的水岸條件拼觀光,行銷高雄!



公共建設的用意,應該以最大多數市民的"使用效益"為依歸
再來是在公共資源的應用是否合理
每一個工程
需要的是使用效益的評估
我每投入100塊,後續能否帶來更多的效益或打平花去的錢

大眾運輸要不要?~~要~~(但為何要?什麼步驟來要?)
觀光發展要不要?~~要~~(但為何要?什麼步驟來要?)
產業提升要不要?~~要~~(但為何要?什麼步驟來要?)

問題多少人只想要,卻不管這些"要"的背後是得不到原初的目的
因為我們要的結果,錢花了,卻還要填更多的錢來維持"美夢不滅"
以公共運輸為例
以往的搭承率4~5%(只有公車)
有了MRT,變7%
大家有得到教訓嗎?有學到什麼嗎?
大家可以舉一百個理由說當初怎樣怎樣就好...
可從LRT的角度,證明大多數人還是回到原點
還是相信錢投入了世界自然會變好
大眾運輸不能以單一點來看
要就都市設計、公車、產業、預算能力、工程的KNOWHOW...諸多面向探究
不是一句我們希望,一切都會成真

一個建設接近沒有使用人口
光靠邊際乘客
就代表不要說賺、不要說回本,就連基本營運都很難
到時再從外圍編列預算
投入許多經費幫這個OT的廠商繼續填入我們的納稅錢
為何不規劃優先執行有人口的地方?
靠大的建築物吸引觀光客?那為何還一邊拼命拆具有文化財的舊建物舊聚落?
新區位的大建設都是用來撐高地價及讓建築樓地板增加利潤用的
一個區位莫名爆漲50%~100%的土地價值,大片箜地的所有者賺最多
而間接拉抬周邊地價,新房屋價格跟著升,舊房子只能守著,不然也無法等值就地更新
要讓房地價格升高,也要讓城市的整體產業或社會救助到達一個高度
不然每人為房子一坪多付的3~10萬,以40坪計
等於數百萬的家庭經濟分配到房地上來
該買好一點的食材,不行
該看一部好的表演,不行
該買幾本好書,暫緩
該買幾件好的衣服,菜市場的就好
當一個城市的經濟被嚴重壓縮活力後
我們就會乖乖的聽話、說夢話....

說到城市觀光
又是一大篇...有時看清自己有什麼,比想像自己需要什麼,來得重要,也不會上當
而每個市民
應該為你自己很悲微的"民主的那一票"負責
你投誰,就好好盯緊他,不是放任他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