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際入住而大量持有住宅可稱之為*佔領*行政方面1.公民限制持有戶數增加。從現在起台灣合法公民限制每人登記戶數超過幾戶(如:三戶)就不准登記增加持有,超過的可以減少(出售)。建議每人最多持有三戶。2.法人不准持有住宅,只可以租用。3.外國人比照辦理,並且可以更嚴格。好處在:1.如此不會影響現在持有人的權益2.由房地產賺錢的人,不會錢滾錢無限制的佔有房地產,可流入實體經濟。3.住宅不會被法人佔領。4.建議限定每人最高持有三戶,既不會影響自由市場交易與租屋市場,又可以擴大大家買房的機會。5.其實沒有人頭買房的問題,人口數量多少就有多少房需求,多蓋的房也沒有住房的需求。6.因為只要持有人就是所有人,每個人都有房,房子就不是稀缺品,恢復原本房子的市場價值。7.要增加持有房子就多生幾個小孩解決少子化問題。8.持有多房的人不會跟沒房的人搶買房9.執行很容易,只要地政事務所公務人員把關可。他們沒看清楚,沒按規定處理就是瀆職。10........11........好處很多,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填下去現行體制,執政者本身就有能力與法源去執行,只是他們是既得利益者與利益共同體不願意執行而已。政客只會在吵增稅與利率(空屋稅,交易稅,.....)的問題,這些是煙霧彈,聰明的大家不要被騙了。
sunnymay0526 wrote:說會打房的,就表示沒...(恕刪) 房市漲漲跌跌,三四年前回檔的時候不買,不也是貪圖他繼續往下可以更便宜嗎?結果來不及上車只想把他喊下來。跌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敢買,想等落底,量會很縮,年月的移轉棟數就會很低。這種就是多頭結構,2012-14,2017-18,房市都有稍微走空的現象。喊空的很多是跌也不買漲也不買。幾年後總是遇的到一波回檔,想買的人不要看房價跌就不買喔,而且房價漲罵政府很好,房價跌也記得歌頌政府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