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必有枯枝,老師人多,老鼠屎也多,每一校都會有這情況,只是比例問題
校長的問題倒是比較大
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校長,會引導學校往前跑,老師就算不甘願也得跟著走兩步
那種等著退休的校長,就不要指望這間學校能有什麼突破了。正所謂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幹嘛跟退休金過不去。
但年輕想衝的校長,是很難在市區的國小出現的。
考上校長,要等開缺。市區學校有缺,也輪不到菜鳥,多的是資深校長想卡位。所以新任校長多半在旗山、六龜、杉林、那馬夏那一帶遊走。
想調回來市區?看看老師有多難調動就知道了。今年暑假開了100多位台閔借聘缺,讓很多在外縣市、外島流浪的高雄老師可以鮭魚返鄉。可是,借聘是要比積分的。積分高的一定是資深老師,也輪不到年輕老師的份。很多資深老師都已經屆齡退休了,還剩多少教學熱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把這100多個缺改開成教甄缺,會有很多年輕有衝勁的教育新血加入高雄。
爸媽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老師是否有認真盡責。
如果真的無法忍受,就只好轉學,然後賭人品,希望下個老師會更好。
還是有一大群認真的老師在教育界努力中,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希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