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持續擴大在台投資,下一個重大投資案將南下高雄!繼南科十八廠投資逾兆元打造五奈米及三奈米生產重鎮後,已選定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舊址,打造在台灣的另一生產重鎮。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在獲經濟部、科技部及高雄市政府支持後,已針對中油煉油廠未來劃撥土地展開細部設計,初步規畫六個廠,主要作為七奈米製程生產據點,非先前外傳落腳高雄橋頭科技園區且鎖定二奈米擴建腹地或三奈米擴建。
台積電近年以極罕見的擴張行動展開全球布局,相繼宣布將赴美日設立晶圓廠,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已動土興建,日本設廠案預料也會很快定案,德國則是下一個海外布局地點,但台積電在台灣擴建的規模更大。
據了解,台積電內部規畫到二○三○年全年營收要挑戰一千億美元,換算將達新台幣二點八兆到三兆元。以台積電去年營收總額四五五點一億美元計算,等於十年間,台積電要挑戰營收翻倍。
為達目標,台積電在台啟動多項擴建計畫,包括在新竹寶山、中科、高雄,估計要興建近十八座新廠,加上美國亞利桑那州、大陸南京、日本熊本及德國德勒斯廠,合計高達廿多座廠,未來十年,台積電將以每年完成二到三個廠的速度前進。
台積電大手筆興建新廠,主因新冠肺炎疫情觸動全球同步加速數位轉型,對各項半導體元件需求大爆發,加上5G行動裝置、AI人工智慧、自駕車、物聯網等應用全數匯流,「不只先進製程,連成熟製程產能需求增速,都快到令人無法想像。」必須改變過去一年建一個廠的思維,以快速為客戶備足產能的新營運模式,搶食這股龐大的數位轉型商機。
過去台積電在台投資重心最南只到南科,未來決定南下高雄建廠,勢必引起各界高度的關注,對現任市長陳其邁競選下屆市長和蔡英文總統推動擴大在台投資,都將大大加分。台積電大規模建新廠,也會帶動新竹、台中、高雄等地都市快速發展,讓地價、房價也會跟著上漲,並衍生產業聚落效應,加速扶植本土供應鏈。
對外傳將在高雄設廠,台積電未做任何評論,一切以公司對外公告為主。台積電強調,以台灣作為主要基地,設廠地點選擇有諸多考量因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維持過去擴廠步調,持續與管理局合作評估在新竹,台中及高雄等適合半導體建廠的用地。
台積落腳高雄 藍:中央作球給陳其邁 ---->反對陣營會這樣說,可能性就愈高

台積電七奈米廠將落腳高雄楠梓區中油煉油廠舊址,高雄市長陳其邁昨難掩興奮語氣說「築巢引鳳」,做好歡迎的準備。陳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即負責國內高科技產業規畫協調;就任高雄市長一年來,他勤跑台北拜訪廠商爭取到高雄發展半導體產業,獲得蔡總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臂助,特別感謝中央大力支持。
高雄市議會國民黨團總召童燕珍說,大廠進駐高雄,市民樂觀其成,希望能有效降低失業率,逐步翻轉高雄老苦窮困境。
但台積電七奈米廠落腳高雄,被視為有利陳其邁尋求連任。「很明顯是中央在作球給陳其邁!」童燕珍表示,陳其邁要拚連任,看似沒有黨內派系挑戰,實際處境則是被派系夾擊;民進黨內派系暗潮洶湧,新潮流、湧言會等都給陳無形壓力,陳最強靠山就是獲得中央奧援,有蔡總統、蘇揆明挺暗助。
民眾黨高雄市議員吳益政說,台積電要進駐高雄已傳一陣子,他比較關注的是,指標大企業來高雄投資,除帶進就業機會、消費力,能否為高雄創造更大效益,因為主要的稅是中央收走,地方稅收上獲益有限,高科技廠人力需求愈來愈低,還可能伴隨空汙等後遺症;地方歡迎台積電來高雄,也希望能帶給高雄更多願景與實質助益。
產業人士分析,台積電到高雄設廠,關鍵是半導體因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已成新的冷戰防線,台積電簽新大單需要更大廠區,高雄市政府深知大廠需求,幾乎有求必應,獲大廠青睞。
陳其邁表示,他任副閣揆時,負責政院與經濟部、科技部等跨部會協調高科技產業規畫,當時即與經濟部技術處長、現任高市副市長羅達生規畫半導體先進製程到南科及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希望讓高科技產業往南台灣發展,打造「S廊帶」材料研發核心,讓AIoT智慧型產業在全台分布更平衡。
「高雄築巢引鳳,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陳其邁說,高雄有空港、海港便利交通,水、電穩定,市府做好「安家計畫」,委請中山大學在油廠國小設國際學校,未來科技大廠工程師到高雄就業,子女就學都不成問題。多管齊下、解決設廠難題,包括聯合水利署開鑿六十二口抗旱水井,多元供水是向大廠招手的利基。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高雄發展條件佳,產官學研人才充沛,高市府努力拚招商,讓高雄成為廠商心中出色的投資地點。
副市長史哲說,前市長陳菊原爭取到橋科設廠,促使中油對五輕汙染場址整治,無形中留下煉油廠舊址成台積電高雄設廠空間;煉油廠整治期程可望在二○二三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