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也在網路上看了多建案(參考中的大樓有教仁路上的永信高博館、建國路上的永信城市桂冠、輔仁路的上的永信苓雅香榭、凱歌路上的弘力寬庭、民族一路2巷的德尚文化尚品、正言路上的京城如意、七賢一路的華尚DEAR、興富發大悅、民族二路的寶成經典皇家,和平一路上的文化師苑、太子文化、和平賞、香謝城堡、光華一路的四季淳、永樂街宏碁的鳳凰交響曲、復興路上的弘力真締、棋琴十車重奏,復興街上的隆大鳳凰苑、金門街上的裡文化,林德街的國泰中正廣場、青年路上的文化真締),始終在價格,屋齡、戶數、周遭環境上無法取得最大公約數,看到最後實在有些心灰意冷,覺得不錯的,價格太高,價格還能接受的,又離心目中的理想太遠,有一陣子實在是放棄治療了。
之前實際也去現場看了
福懋首耀(這個超久之前看的了,基地不大,地下室的停車會很痛苦,還不如對面的采雲天,後來就很認命的繼續存錢),
興中一路上的太普君品(我老婆和親戚去的,代銷給人的感覺不好,直接放生),
大太陽的新都廳-園林官邸(那時候好像有看B5和D5這兩個格局,全平面的地上停車空間不錯,可惜了如果要使用公設要跨大樓,要是下雨?另外就是近加油站、中間的計劃道路有好有壞,讓人家有些顧忌,加上貌似銷的很快,能選的位置也不多。)、
匯城的文化綻(當天去的好像是建設公司的人,他們應該是自銷,L型的建築心中就扣了一點分,比較推給我們的是客廳面西的A3或A5我也有點忘了,天花板感覺不高壓迫感比較重,不過也是說銷很快A3、A5能選的不多了,A1、A2當時覺得超出預算很多,加上又臨馬路,也就沒考慮A1、A2。不過A3、A5面西,也有一小塊停車場未來要怎麼發展也不知道,建商是說由於建敝率的關係和臨路蓋高要退縮,所以未來棟距應該也不會太近。地下是全平面這點有加分,不過最後說停車位是登記約5坪,公設32.58%,但公共設施也只有交誼廳及健身房,把車公轉到大小公裡面,公設拉到30以上,嗯,建商可以多賺一點,又符合新大樓大多都30%公設的感覺……。SORRY, 也是放生。)、
i民權(甲六園感覺是很有認真在經營口碑的建商,這個建案比較特別,也有留全熱式的管道,戶數少如果社區大家都好相處的話也是不錯,不過戶數少大家的養護費用就高,再加上位在巷子裡面,又是機械平移的車位,讓人很難心動。)
---------------------------------
言歸正傳,大謙大樓對面是幼稚園,再往北是復華中學、四維國小,西北是市府,至少未來都還有一定的保值性,捷線黃線的話就等國家有錢蓋了再說吧,聽聽就好(出口好像在青年民權立體停車場附近)。缺點的部分是東北邊是酒店、東邊是汽車旅館,很方便?(誤)

要吃東西的話不是去興中一路不然就是去國民市場、光華夜市,不算是太遠,便利商店最近的就只有福建街和興中一路上的全家了,便利性上算勉強。
道路部分,離主幹道四維民權都很方便,往東南西北任何一個方向也不用再刻意掉頭。永靖街、學源路都是10米,後面則是6米道路,停車場出口是永靖街,除了幼稚園上下課,假日教會活動車會比較多一點之外(教會如果有活動車超多),平常也不會有車子特別繞進來(不過如果以後附近大樓一多的話,車流量可能就會負荷不了,不過那大概都是十幾年後的事了。)附近沒有綠地,要拉到文化中心才有休閒的空間,不過市區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
上一段所說的都是後來自已再去多了解的一些資料,當天所看到的是這個大樓是獨棟式的建築,我們去的時候其實鷹架都還沒拆,外觀看不出來是圓是扁,不過一層四戶的話採光大概不會差到那裡去。公設比34.6%,總戶數76戶。地上21層、地下四層,車位採坡平98個。獨棟式的建築物結構性也較強,比較不會像L型的轉角結構拉扯的問題及口字型的通風和回音問題。基本上的樑柱外推讓室內的主建物面積比較方正,未來在裝潢的規劃上也比較容易。我看的是A5的格局,因為A1、 A2連邊都摸不到,有看但只是看開心的。
在進電梯前,我看到旁邊的小小的電氣管道間半開者,就手殘去翻了翻,裡面出手意料的整潔,到了要參觀的樓層也是一樣,蠻意外的,因為零亂才是比較正常的。梯廳的採光由於是在大樓的正中央,所以感覺有點暗,不過到了高樓層就好比較多,也有可能是我們去的時候鷹架還沒拆。梯廳很集中,沒有浪費小公的空間,只是每一戶的大門口都比較暗,未來勢必走廊燈光是要常亮的。
大門是子母門,地上未來是舖設80*80的石英磗,天花板沒什麼壓迫感,不過一進門有一支橫樑,但A5的部分沒貼壁的也就只有這一支(這一支會穿過廚房門口和客臥門口上方),客廳靠逃生梯側牆上方也有一支大樑(真的感覺很大),主臥也有一支,全戶就這三支。
此外這一棟是超高層大樓,所以從一樓到21樓,戶戶有灑水頭、戶戶廚房防火區劃也是很正常的。前陽台不是高腳的落水頭,但是欄杆玻璃下面有一層簍空,落葉塞住排水時,至少不會倒淹進來客廳(我學長之前有慘痛的經驗,室內的木地板全毀)。窗和落地窗全是氣密,這個目前應該已經算是標配。
室內留有緊急電源給客廳的電視和廚房的冰箱使用。主臥有緊急按鈕,不過和警衛室的對話好像還是要走到靠近大門的平板那裡才能通話(所以…一個人在家不能出事

室內走廊偏狹長型,光線上會略差一點,在空間利用上稍微有點可惜,不過這個格間本來就比較偏長方型,這可能也是沒辦法的事,除非要大動隔間(我想沒事還是不要再拿自已的錢開玩笑了

客臥包在兩個浴室之間,光線由於只能從窗外的天井打進來,採光上會比主臥和次臥來的差,而且未來要小心防水層老化滲水的潛在風險,客臥門口天花版上面的樑很明顯,未來可能要靠裝潢修。主浴和客浴都有開向天井的窗,比較不會累積溼氣。其中客浴是通用化廁所設計,雖然有做乾溼分離,但之後還是要注意水不要漫過截水溝,滲到外面走廊的石英地磗。
廚房有送東西,烤箱三合一瓦斯爐等,由於空間不大,也只能採二字型規劃。不過拿菜、洗菜、切菜、煮菜的動線算還可以,只是冰箱開門和洗菜時會被防火門檔到,不能開門,這個問題比較大。
工作陽台以現在的建案來說算大的(我個人覺得啦),後來看平面圖應有350公分*130公分,放個洗衣機、熱水器,冷氣室外機,再加上掛衣服,一拜一拜了。工作場台規劃在天井這裡算是不錯,大樓看起不會太多雜亂的室外機和一堆曬的衣服。這裡的外牆採部分女兒牆部分格柵的方式處理,比較要注意到的是潑雨的問題。
主臥、次臥和客臥未來建商說要舖超耐磨地板,當天由於沒看到實品,代銷有拿樣品給我們看,大略說明建商要做的工法和材質,其實我當天聽完就忘了,是事後驗屋的時候,代銷再次說明時才想起來。
地下室出入口採雙車道,夠寬,不用提心吊膽。後來才知道,其實B3到B4是依法是可以做到單車道就好,不過建商也一併做雙車道。不過坡道外側多設計了三個停車位,我覺得買那邊的人膽子要很大,要保佑下坡道的車子不要撞下來,幸好坡道還算平緩。車坪10坪,算有良心,沒有轉移到大小公上面再賣一次。不過B4的牌價就要190萬,著實嚇我一跳。
當天看完再加上和代銷來回攻防就花了五個多小時,代銷一開始也是說當天看就下訂有折50萬(手法一)、下個月就要調價格(手法二),隔壁的客人也在講價格,準備要下訂了(手法三),這個價格很優惠了,我們還是要和建商報價,建商也不見得會同意這個價格賣(手法四),大概和網路上大家談到的手法都差不多,畢竟代銷也是要捉自已的利潤。最後其實也是自已不想再漫無目標的看新建案,不如拉高自已的一些預算,未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有一個自已的地方也比較有歸屬感,建案看起來也不錯。來回拉扯後,確定完就先付訂金,當天就決定買了。心裡想說先拿契約書回去看看,到時候真的不滿意的話再來灰~~,來把他退掉(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是有規定5日的契約審閱期,其實正常是要先拿契約書回去看後,再來決定,不過代銷通常都會希望買家能儘速做決定,所以會一直鼓吹趕快下訂,不然沒辦法保留,這也是話術之一)。
最後契約書看完,隔了5天就回來簽約了。
下次有機會再來說契約書還有土地及建物相關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