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最近高雄的預售案那麼多?

以往都是蓋完了才開始銷售,現在預售的案件比例很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2019-10-18 11:01 發佈
目前只剩剛性需求的人在買新屋
不像幾年前投資客拼命搶紅單轉手賣

所以不趕快賣,之後就更難賣了。
鼎力路 達麗建設 上東京 連地上幼稚園都還沒拆 上千坪土地 已經在預售了 我看起碼200戶以上
賣剛成家的年輕人呀
預售可以分期付頭款
負擔感覺比較輕
而且預售通常也比成屋便宜一點
說到底,就是房子很貴,人民很窮
應該是現在都有
要求履約連帶保證或是信託
預售屋大家比較能夠接受也比較放心
topeffort wrote:
以往都是蓋完了才開始...(恕刪)

應該是不只是高雄,應該是全部又走回預售屋市場,我也是在去年底買下人生第一間新屋(預售屋),好處是頭期款真的可以慢慢繳,壓力較小,壞處是真的要等2~3年時候沒辦法現住,而且工程款跟房租要一起繳。
整體房市向上時就會出現一堆預售了,可以提早搶買家,財務壓力也比較少可以一次多蓋好幾案

如果房市不好,就會看到以成屋為主
deltasigma wrote:
整體房市向上時就會出...(恕刪)


預售屋是整體房市向上的趨勢!?
成屋銷售是市場不好的表示?!
願聞其詳其中道理。
在下從業多年,從來沒聽過這種論調,也沒有聽過任何前輩引用這種論點
資金鏈快斷了
最近房價又不會有明顯飆升的情勢、繼續囤房等每年6~10%的漲幅意義不見了

所以採取預售 建商有資金不會倒、消費者可以預定自己喜歡的房子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我們是最近要買房的小家庭,
看了一年多的中古屋,但高雄很多已經邁入2X~3X年以上的老宅,
看來看去都不是很滿意,早期的大廈環境很差,
高雄不像台北地小人稠,還有很多地可以蓋,又為什麼要買這種老宅,
一次要拿出2~3成的頭期款,都是幾百萬~~
所以才轉向預售屋,之前高雄都是蓋大坪數,現在很多都是小坪數20~40坪以內的2~3房,
低總價、低頭期款,可以慢慢預繳,而且最近推的案子都很棒,
美術館 中都濕地、都會公園橋頭新市鎮、五甲鳳山、文山都有,選擇性很多~
最近已經大概看好標的物,等價格出來就準備要下訂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