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高雄的大樓豪宅誰要買!?

話說之前閒閒沒事做的長輩去看房

大樓豪宅A

地點:某老牌星級飯店旁

地坪:一百多坪(公設比應該30吧,不清楚)

房價:報價六千多萬


雙車墅電梯豪宅B

地點:新社區靠近澄清湖

地坪:七十多(四層樓)

房價:報價五千多萬


請問如果給各位看官選的話大家會選哪A或B

小弟我會選B 當然如果自己買地來蓋會更好

說真的小弟真的搞不懂高雄大樓豪宅有什麼好炒作的

住大樓每個月還要繳貴鬆鬆的管理費

權狀買的坪數還要扣掉公設才是你可使用的大小

如果考慮到要當祖產留給下一代

如果大樓過了四五十年舊了或是要都更(基本上高雄應該不會發生)

你能分到的土地持份又能有多少(權狀100坪如果樓高20樓是不是就剩1/20,5坪!?是這樣算嗎!?)

如果是獨棟豪宅,房子舊了也還有土地價值

一大多無良的建商土地轉來轉去放出消息來炒高房價

看看炒得很兇的美術館周邊還是有一大堆空地

高雄市不缺地的,房價都是被投資客給炒高的

看看美術館的建案空屋率之高就知道

現在就等利率調高之後應該會有不少法拍屋出現吧


2013-12-31 18: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高雄 大樓豪宅
大樓隱密性高 安全性好
住戶層級有一定水準 比較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有好康可以互報
這等級客戶往往不在乎一個月1 2萬管理費

有錢人比較怕死 所以大樓也是有優勢

選大樓或選車墅,40歲算是分水嶺吧.
40以上可能4:6.
40以下應該是6:4.

像我就不覺得大樓是房子.
有大樓單位,不算擁有房地產.
尤其土地是跟大家共有的,持分.持分等於沒有自主權.沒有自主權的土地等於沒有土地.
我認識的同年紀或年紀比我大的,大部分也都這樣想.

但我認識年紀越輕的,越傾向大樓.
私密性佳,比較不受干擾.
也許還有其他因素,我不是那年紀,無法揣摩想法.

地價不到15萬/坪優先買透天,住宅區選車墅,商業區選店住,
越市中心大樓越密集的區域硬要買透天,同樣預算很容易豪宅變一般宅,類豪宅變老房子,
08~10年有在市區看老透天的就知道便宜的還是非常多,
不過150~350萬買的到的通常都還是條件最次級的,
如法拍、街巷內、外觀零亂、屋況不佳、地點不好,屋齡太老...等,
這2~3年房價大漲,泡沫最嚴重的反而是市區數量最多卻亂開價的連棟式老透天,
這種物件跟獨棟透天別墅不同,無法單獨打掉改建,主結構通常又僅為加強磚造,
嚴格來說也算是公寓的一種形式,
本身店面租金效益佳就還好,
容積總量管制即將實施,
未來重新開發潛力遽降,
再來就是新成屋市場消化能力是有極限的,
特別是透天密集且未經重劃的區域,大樓去化速度本來就很慢,
2011年前鎮一期輕軌一心站旁甚至還有中樓層單坪7~8萬的新成屋建案,
較早的幾個豪宅建案,如都廳院、凱悅、文化高峰會都是一賣4~5年還剩不少,
建商很難像先前這樣搶時效瘋狂收購

另外大樓或透天不是建材配備好及坪數大就能算豪宅,
參考以下25個條件,每個4分,完全符合就是「超級豪宅」,能達到8成以上,
可歸列為「標準豪宅」。
□ 建案基地面積夠大,房子面積與總價須在一定規格之上
□ 公共空間設計尊貴品味,高檔物業管理公司進駐服務
□ 地段與產品必須稀少性,外觀設計必須具地標性
□ 建築與設計必須尊貴性,審視建築團隊的成功案例
□ 名人與豪客的群聚性,建設公司老闆最好能自己住在裡面
□ 獨棟建築:單一建築,凸顯豪華
□ 外觀豪華:建材高級,認定簡便
□ 地段絕佳:環境幽雅,交通便利
□ 觀景甚好:林蔭公園,山景河岸
□ 每層戶少:採光良好,少受干擾
□ 戶戶車位:車位數多,基本配備
□ 保全嚴密:監視系統,安全無虞
□ 管理週全:專人負責,清潔維護
□ 格局:至少100坪以上、4房以上
□ 總價:北市至少1億元以上,台中、高雄至少3000萬起跳
□ 座落:市區精華及稀有地段
□ 地段:黃金地段門牌
□ 成本:每坪營造成本新台幣15萬元~30萬元間
□ 管理:比照元首級的保全管理
□ 設計:國際級知名建築設計師或建商,標準樓層超過3米2
□ 設施:精緻與低調奢華的公共設施 (招待所、2~5個停車位)
□ 結構:能抗七級大地震的鋼骨耐震、制震結構
□ 名氣:知名度、指名度具一定水準
□ 住戶:影視或政商名人入住
□ 價格:較區域內房產價格相對抗跌
誰要買???


這個問題很簡單

也問不出甚麼有價值的新答案


永遠的答案:

喜歡且有能力的人買啊!

會買大坪數豪宅的人,
通常喜歡買新屋,
除非景觀、地段和建商的獨特吸引力之外。

而且人生短暫,
辛苦的賺錢就是回家舒服享受輕鬆的感覺,
一定有市場建商才會蓋,
不怕沒人買啦。

分享我看房一年後的心得:
不要用自己口袋的深度,去衡量別人口袋的深度!

謝謝alumee大大的comments
25項算下來剛好過八成!

最近又出去看房子
感覺真的是雞犬升天
另一方面慶幸自己兩年多前出手買房是正確的決定
太座那時提出"階段性換房"的論點和我"一次到位"的觀點
兩人交戰許久
但如果當時沒買
現在會更交戰、更傷腦筋
剛好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時空背景如此吧!
這個答案很簡單

買得起一棟總價一億的透天



買得起一層總價一億的大樓

誰才是真正的有錢人

射手座蕭邦 wrote:
這個答案很簡單買得起...(恕刪)

一樣是一億,那不是一樣有錢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