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77-81年房價從高點到崩盤..誰說只會漲不會跌

以下是從01綜合房市篇轉貼下來

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料庫看到的房價新聞,從77、78年間開始到81年間,新聞資料很多,無法詳細列舉,僅列出摘要供大家參考。

整體來說,房價約在79年產生變化開始明顯下跌,但並沒有崩跌,80、81年以後,也是逐步緩跌,但偶而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來測試買氣拉抬房價,買賣雙方就是不斷的拉鋸。

有趣的是,在民國77年,國民所得不高的情況下,竟然1坪也賣到40萬元,記得95年左右,在本波房地產沒起漲前,臺北市地區有許多預售案1坪開價還不到40萬元。

房價其實也是商品,會漲也會跌,沒有只會漲的神話,至於在漲跌之間,就看個人的能力,在適當的時間進入買房就好。


(文章太長且為避免違規,修剪一下,請見諒)
*************************************

**當時投資客與建商也是台北房價炒完以後,南下炒房。

77年5月11日的聯合晚報1版報導:

台北客南下炒地皮 高雄及台中也都有屢創新高的建案推出

*************************************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

台北縣的房價也屢創新高。

77年9月15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大台北地區的房市上演撐竿跳﹗利多消息一波波 永和地區的房價也屢攀高峰

*************************************

當時許多人也被逼的去外地買房。

77年9月17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不論台北市區﹑中永和地區﹑內湖等地﹐房價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購屋只有往南或更偏遠的地方了﹗

*************************************

78年4月7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房價打不死!買氣嚇不退﹗大台北地區十餘預售個案調高售價﹐照樣好賣

*************************************

到處都創新高啊。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

78年仍預估79年房價會繼續上漲。

78年12月1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79年房價上漲成份仍居多

*************************************

7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報導:

大台北地區房價一年漲一倍,近三年來,北投區漲幅達五倍,大安區平均每坪單價47萬

*************************************

79年後房價開始反轉。

79年5月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湧現低於市價3成行情


*************************************

79年5月7日聯合報5版報導:

五年來單月交易量最低紀錄 大台北預售屋上月只賣出100間

原因是賣主仍迷戀高價位時代 ,拚命開高,「有行無市」

*************************************

79年8月2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上半年大台北房價明顯下滑 預售屋每坪降至廿六萬元以下

*************************************

79年11月2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平均跌幅16% 大台北房市慘!三峽淡水掉4成,但前年(指77年)進場投資客,長期抱著還是贏

*************************************


80年時,淡水已經在炒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議題了。

80年3月1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市 跌幅達三成,未來要看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興建計畫

*************************************

房價雖有下跌,但建商還是會不斷推出高價房來測試買氣的底線。

80年4月3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價見風轉舵又漲了 部分業者嚐了甜頭抬高售價 高房價的‘不合理’情況再現

*************************************

80年8月8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子在前幾年極盛時期曾經飆到1坪30萬元 現在預售價格只有15萬元

*************************************

三不五十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

80年12月3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台北房價又上漲 台北縣預售屋已找不到5百萬以下的房子 台北市也出現45萬一坪高價位預售案

*************************************

81年2月9日聯合報13版報導: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推出每坪五十萬 一戶四千萬的高價屋 買主不知在哪?

*************************************

81年5月12日經濟日報19版報導:

因政策面打壓及房屋供給量過大 預售屋滯銷 建商將過寒冬並退場觀望


*************************************

81年5月13日聯合報11版報導:

利空一波波 房市慘淡淡 銷售率探底

原因是政府抑制房價措施不斷 行情已呈疲軟 央行調高重貼現率後 再雪上加霜
2013-08-16 20:58 發佈
這是要告訴年輕的投資客跟房仲~
如果你是50歲~你可能經歷過.也曾獲利再套房中.
年輕人不知~好高想一步登天.錢沒那麼好賺的啦
有種的投資客敢在下半年進場買房嗎??
現在情況不同
前次政策打房兼打股票
房價下跌.導致國內景氣萎縮
經濟付出慘痛代價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現在景氣不像過去那麼滾燙
只是房價居高不下而已
其他各行各業榮景不再
政府也不敢太用力打
打太低.便宜了外資中資
做做樣子.安撫一下無殼蝸牛而已
在立法院
究竟是我輩市井小民還是財團建商投資大戶講話比較有力?
否則也不會訂定讓代銷業者等建案全部完銷一個月
再實價登錄的拖延條款了
立委須要選票.更需要政治獻金
所以
房價要重演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除非連您都買房了
再無最後一隻老鼠了
但是也還有外資中資啊
更何況高雄建設越來越完整
頂多就是持平不猛漲了
下跌?回到2年前起漲點?
5年內大概見不到吧
我都已經翻多了
您也趕快買房吧.

我是認真在找房 wrote:
現在情況不同前次政策...(恕刪)


跟股市一樣.政府還有國安基金.政策利多.還不是跌到2千多點
房市要跌~政府也沒辦法啦~什麼都漲~油電又要漲.薪水沒漲.就沒法存錢~沒法存錢就沒法買房.除非中樂透
有漲就有跌.今天不買明天還是不買啦.有錢有需要的人才會買房~沒錢又沒需要為何要買房?找死嗎??

現在政府跟過去政府作為不一樣

利率低

需求眾

房價頂多持平 跌的機會接近零

其實房價高,背後目標是瞄準兩岸一統

因為三十年後 台灣剩下的只有房價跟老人了

而在這三十年間 資本不會產生獲利 而是壓榨 年輕人的未來夢想

最後年輕人變成老人 夢想變成房子

最後的年輕人不願養老人 國家破產

大家求不得中國大陸接收我們

希望可以有一個依靠

最後,不用戰爭便一統兩岸


李登輝重出江湖 wrote:
跟股市一樣.政府還有...(恕刪)
國民所得不同 人均GDP不同

甚至金融環境 經濟政策不同

你要強行比較 我也不能說什麼

我只知道如果當時在大安區最高點買
現在還是賺翻了
誰叫土地無法生產
當年輕人的思維改變
不買房
房價自然下來

快了!

供過於求的市場
資金能撐多久?
宏達電漲到1000以上的時候,一堆人追買,上看2000,結果馬上打回原形
黃金飆漲到1800之後也一堆人說會更高,事實證明也沒有一直漲上去

任何投資都無法脫離基本面
房市看的就是基礎建設、生活機能,還有附近的平均收入
(年租金/房價比)是個很重要的參考項目,9~15倍是合理範圍
台北是64倍,意味著明顯的偏高,並且投資價值很低,幾乎跟定存一樣

台灣的國民所得沒有明顯提升,房市就只是個被炒高的商品

現在就是很多人看房價漲了,預期它會更高所以去「追買」
怕以後更貴買不到,或等漲價賣人的都有
但整體來說是虛的,脫離基本面的行情,遲早會修正


除非台灣的國民所得真的有提升,才會真正的去推升房價,目前看來機率不大
短期當然有資金行情去追買,預期上漲逼著人去追買,但是這撐不久

賭錯了,就會便成最後一隻老鼠,別忘了房子是越蓋越多的


上次77年台北炒到頂點,投資客南下炒房,跟這次情況大同小異
是否也會跟之前一樣,在兩三年後開始崩盤

可以觀察看看。
你有ㄅㄅ筆、ㄆㄆ擦子、ㄇㄇ立可白,就是沒有ㄈㄈ尺,難怪你沒女朋友

Weberkkk wrote:
宏達電漲到1000以...(恕刪)

深表認同
有人會說大安區抱到現在還是賺錢
但是都沒注意到中間轉了多少手?
多少自住客投資客斷頭出場?
固然有人賺錢 賠錢的也不少
不跌的神話 也要你口袋夠深 活得夠久 才凹的回來
高雄就更不必說了
現在漲了這麼多年 也不過就是82-84年高點附近成本(高雄當年有北客南下 高點較晚)
但是差不多的價格 你要買新的 還是要去買20年的老屋?
扣掉每年2-3的通膨 抱了20年 除了賺到住之外 實在是也看不到賺到啥

如果你是92 93 以後買的 那就不同了 隨便買 現在隨便賣都是賺
那請問現在是像82年那時候 還是比較像92年的市況?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