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年前曾經開過版討論高雄房地產的趨勢
可以承認自己看錯了
再怎麼崩跌
也回不去2年以前的價格了
高雄房價已經回不去了
當時那幾年是農16及美術館等北高雄在飆漲
北高在那段時間幾乎沒跌的時後
南高雄其實漲幅有限
也可以說漲跌互見
去年與今年以來
北高其實已經呈現緩漲的趨勢
南高雄卻有一直上漲的態勢
房地產原本就是比價效應
但很明顯的
過去這10年來
其實也有好幾個時間點不錯的入場時機
但話說回來
只要是在奢侈稅前買的
漲多漲少而已
我周遭的同事及朋友都是自住客
大家幾乎都有買房子
漲再多也只是賺爽的啦
會有這些感觸
就是因為我的親戚在最近有賣掉一間大樓
在高雄三多路上
沒車位屋齡快20年
居然可以成交到13萬/坪
當真令我匪夷所思
因為兩年前他是用7萬多/坪入手的
剛好奢侈稅開徵前前屋主(投資客)脫手的
最近也有去逛一些南高雄的新建案
說實話
沒一間可以"耗估"的
新灣區的的高價
我只要想到85隔壁那棟諾貝爾當初只賣4,5萬/坪
實在無法想像現在近乎10倍的價格
地點跟價格完全不對稱
另外
草衙 五甲 鳳山等透天我都不太想住的區域
大樓居然開到那種價格(20萬/坪上下)
可憐的是現在開始要買房&看房子的首購族
要說趕快入住高雄市區不然會越漲越高
還是說等他跌or搬到郊區去吧
其實我已看不準了
但有自住需求不買也不行啊,所以買了高雄人眼中比較保值的透天,只求保值不求賺錢,
三年前高雄的大樓超過20萬已經是豪宅價了,沒想到現在討論區隨便看都20幾萬開價,
有人說現在是高點,但我覺得趨勢已經形成,高點就不是高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