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有時間就會來看看房子,但是發現高雄的房價已經讓薪水族負担不起了
因為工作地點,特別注意橋頭地區的建案,發現橋頭市區建案開價13XX萬,但是實價登錄卻是16XX萬
而且代銷人員還有意無意提到這是有關“貸款需求“,但是這不就是技術性合約了嗎?
這樣“實價”登錄,還是實價嗎??
版大所提的建案在橋頭老巿區
是某上市公司所推的案子
開價確是13XX萬
成交價從實價網看來
大部分在10XX萬
雖然在橋頭是比一般行情高,但還在合理忍受範圍
另有成交價在16XX萬的倒是真有想像空間
兩者相差超過600萬
是有一點不太尋常
說是加上裝潢
大概在台灣找不到有人肯發600萬去裝潢一間小坪數的透天厝
說不是裝潢
卻又找不出為何有人肯多出600萬在這種低總價的房子上面
現在實價那麼好查
真找得到這種潘子肯比別人多出60%的錢買同地點,同地坪,同建坪的建案嗎
還是某些人買房子真的都沒有在做功課的
我想那家登錄者可能是底下幾種可能:
1:真的買貴了,是個盤子(不太可能這麼呆吧)
2:是建商自己買的(個人覺得建商不會這麼做,多此一舉,因為其他已成交都登錄10xx了,異常價格已失參考性,況且何必這麼麻煩繞圈子,他自己把定價改1600不就好了?)
3:屋主或投資客天真到以為灌個水,登16XX萬,以後要賣就是16XX萬再往上加,所以就給他登很貴上去了 ( 就屋主心態,這真的非常有可能!)
4.他是買建商的裝潢屋,可是裝潢600萬會不會太貴了? (建商的裝潢不會這麼貴啦,更何況只是1千萬的房子)
我覺得就是第3點最有可能,他大概沒考慮到幾年後如後要賣屋,人家只會拿區域最低價或一般價來跟他談,根本不會鳥它異常的登錄價,那價格只會成該社區茶餘飯後聊天的笑柄而已,建議他乾脆登錄2億好了~
這天真的屋主只會多繳了一輩子的澎風價格的房屋稅!實價課稅後他就慘了!
房子的價值,不是登錄多少,他就能值多少~
2009@CHO wrote:
價錢似乎在3個區間,超過1600萬並不只1戶。這個建案沒去看過,只是猜想,是不是有些是有店面(或面大馬路),有些是社區?
開文不是說了嗎?貸款需求..
答案就是,頭期款不夠....
房價以1000萬計算,貸7成,自備款要300萬
房價以1600萬計算,貸7成,可以貸到1120萬,1120萬-1000萬,還有120萬可以拿來裝潢,一毛頭期款都不用出...
--------------------------------------------------------
如果是自住客,那這間未來法拍機率很高,因為頭期款都不夠還硬頭皮買,太危險...
如果是投資客,那這投資客賭很大,賭他一定會再漲個幾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