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有到這個棟大樓看過嗎?我好像從沒在報紙上看過這棟大樓的廣告,上次跟家人有經過,問了一下那邊的工人,他們是說接待中心在神農路上(面對凹子底公園)。因為當天有點晚了,所以沒進去看,只打電話問開價27-33萬,感覺跟附近大樓開價差不多。從外觀看來還滿特殊的(有顆圓球在中間),旁邊還有個小公園,有看過這棟大樓的大大願意分享一下嗎?
摩卡香蕉 wrote:請問各位大大有到這個...(恕刪) 內行的都知道,見真可是變電所第一排,雖然用了一個非常小的公園來區隔,但依舊是變電所第一排,而且全都是大坪數的換屋型產品,應該不好賣吧,如果你不在意變電所的話倒是還OK
tekikawa wrote:光一個變電站在那裡,...(恕刪) 文化中心周邊是不錯,但還是要搭配完整的重劃及都市計畫規範才有可能發展成純高級住宅區,不然也只是比南高市區絕大部分地點好其實建商也知道該案在農16相對位置不是很好,所以建案本身就不是豪宅規劃,明顯是少戶數的純換屋產品
regalvios wrote:其實 我覺得最奇怪的是農16大概是全台灣 重劃區裡面 採光最差的一區吧幾乎每一棟都是20樓起跳棟距 不大 低樓層根本不會有採光可言花的千把萬的房子 只為了住在整天都要開燈的房子裡面??? 其實有些標榜美術館的建案棟距也不大 ... 原本可以採光的大樓在鄰棟完成後硬是少了一面.不論風水的問題, 採光不好的對人或多或少有影響.
blackcat3400 wrote:其實有些標榜美術館的...(恕刪) 太子紐約(15層一面臨路建案)就是三面都蓋2x層建案的代表,2~3面以上臨路的建案或臨路中高樓層戶別平均單價會高許多不是沒有原因,農16/美術館路寬最少都是8~12米以上,特別是美術館有嚴格的臨路退縮規範,兩大樓建案會蓋太近的通常都是基地臨路面少或窄且偏小,2006年修正條文後臨接基地境界線兩不同大樓亦需各退縮最少2.5~3公尺以上淨距離(原1.4~1.5公尺),故會比一般重劃區或舊市區常見大樓間淨距離少於0.5公尺甚至透天間幾乎0棟距的情況好很多,平均建蔽率也偏低美術館的景觀第一排還有河西路及馬卡道,通風,採光,景觀都好的相對好找很多嫌惡設施的種類及影響網路上還是有不少相關研究或統計資料可參考,雖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但各家房仲業者提供的參考資料大致還是比較接近,住家50公尺內有變電所以後若給房仲賣也要記載了引述: -----【中央網路報】 2012-03-25 08:33:56 藝人周杰倫母親葉惠美購買豪宅後卻發現窗外面對亂葬崗,怒控建商事前未告知,類似買房糾紛愈來愈多,房仲公會全聯會決定修改不動產說明書規範,要求業者賣房前必須詳列建物五十公尺內包括墓園、變電所與瓦斯行等嫌惡設施,甚至如前總統陳水扁住家等有爭議性的名人住所,都必須寫進交易合約中,新規定預計下月報內政部後即開始實施。說明書應記載事項卻沒記載,依法可罰業者6到30萬元。-------
好像又是一個大家一直嫌但是成交單價卻一直創新高的地區耶龍子變電所我是不知它的影響是多遠不過最近看了燒肉屋旁的京典那種"一家烤肉萬家香"的感覺比這種還強烈又明顯吧 在想這樣晾衣服會不會天天穿著"煙燻裝"上班上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