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閒來無事上網去看看實價
孟子路300號那一區段
成交超過三十筆 應該是兩棟新大樓 太普和太子
文自路也有十幾筆 應該是太普
以六樓 6x坪含車位 (應該是55-60坪左右和一個車位)
幾乎都落在1400-1500 還有1600以上的(不殺價??)
直接除大約23萬
但扣去車位後直逼25-26萬!!!!有沒有這麼有錢人阿.....
難怪我去出1500買19樓雲品院露臺戶他不鳥我
過年時候帶外地的朋友來看農16和美術館
再繞到R15和高鐵附近,本以為朋友會喜歡大樓群的氣派
沒想到朋友居然更喜歡R15附近...
難怪有人敢70坪開1900 還真的不少人會喜歡....
高雄I服了U..
崇德路在地下化後交通應該會改善, 政德路會通新莊仔路, 新莊仔路通翠華,
R15 還是有潛力在
1. 投資客通常只考慮 短期的金流 與 未來上漲的房價. 無薪假, 利率調升 這類的問題對他門影響不大.
2. 目前的開價很多是把未來的發展都考慮進去了, 例如 輕軌, 商圈 ...
房地產市場出現了 自住客 和 投資客 兩組條件很不同的人馬在追逐同樣的標的物
- 期望短期獲利的投客追高房價 vs. 期望取得成本低的自住客
只是最後投資客又希望自住客承接炒高的房地產, 也不考慮高房價已經超出自住客可以承擔的風險 (20年穩定的收入, 可能調升的利率)
老實說, 以大台北區的房價來看高雄的新建案, 的確是超值. 對有辦法從銀行搬出錢的人來說, 建商/代銷 在潛銷期的折扣, 也就讓一些投客願意協助 建商 完銷.
只是隨著單價的拉高, 比價效應也會出現 ...
也許不久會出現 "1500萬 買板橋 8年電梯大樓, 還是買 高雄新大樓 ..." 之類的討論 ...
房價可能真的回不去10出頭萬了, 但是房價短期內回不去 2008 年的價格也不代表房價一定漲 ...
記得有位網友說的很好 - 除了房地產, 人生還有很多值得追尋的 ...
天化兄, 上次很高興能分享您買新表的喜悅, 也期望很快能看到您買到好宅的 開箱文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