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高雄市區找個家,主要看左營,鼓山,
發現很多要賣的物件大都是4樓,機械下層的中古屋,
開價589w~698w.
想問的是4樓跟機械下層是不是真的很不好?
因為原po只住過老式的公寓跟透天,
對於機械車位及電梯大樓低樓層的感受比較無法想像@@
謝謝
------------------------------
謝謝大家的分享^^
因為本身關係想買在捷運附近,所以新成屋(含車位)比較超出預算,
看了幾間中古屋大多是4樓,跟機械下層車位,
所以才有這個問題來請教大家.
目前是打算再多看幾間房,再作最後的決定,
畢竟500W對我們不是小錢@@.
紅血球 wrote:
再請問一下,如果停機...(恕刪)
淹水都是從最低層開始淹起...你要看你買在地下幾層
通常越下面的價錢就越低
建議要購買前先查詢該大樓的附近有無淹水紀錄
沒有的話基本上都不用擔心
我朋友是買在左營軍港旁的"戀戀愛情海",新成屋9F
好像也是五六百萬
他說他們家的地勢是附近最高的,如果連他家都淹水,那可能大半個左營都不見了
可以參考看看
紅血球 wrote:
最近在高雄市區找個家...(恕刪)
還是要看社區中車位的配置比及市場供需,
坡道機械車位是給不常開車的家庭較經濟的選擇,
我看過高雄也有不少普通2~4房建案即使是坡道機械車位下層出租行情都超過2500元(不含維護費),
機械車位好不好停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看車寬限制(車長其次)及動線,就算同一個建案,
受限於結構柱的空間大小差異,也可能出現最小寬度1.7米(小車位),最大寬度2米以上的情況(大車位)
如果是上中下3X3的那種,8個車位中只有2個是平移,
其他6個等待時間或出入方式都差不多,所以才說最重要的是車寬限制,
大車位出入相對就方便很多
坡道機械車位下層我也停過,後方開口通風的空間還是不小,所以除非該地下層本身通風、除濕就比較差,不然其實並沒有特別感覺,但若是一次停好幾個星期不動那基本上"乾燥劑"非B1層最好都要用
淹水的問題好一點的建案都有擋水(地上層)、排水設施(地下層排水溝),除非地勢比身就特別低,否則不用擔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