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感言)高雄朋友都有關心居住城市的發展嗎? 公共政策,城市定位問題觀點

每次觀看高雄版不是在談失業,就是在談捷運虧損問題,我想很多高雄朋友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或關心自己的城市有了哪些的改變~

談高雄捷運問題,任何的公共建設議題包含軟硬體,有些人就是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
有任何難得的文藝活動在高雄演出,即使給他免費的票可能也不會去看,討論再多也沒意義。


全國最大的都會公園,以超越北部為標的所規劃的國家藝文中心兩廳院即將在衛武營都會公園誕生,國際競圖由荷蘭設計建築團隊出線,地基已完成,知道鋼樑都已經開始架設了嗎?高雄也是唯一南北有兩個國家都會公園的城市,有空多去關心看看走走吧(裡面的都會公園早已開放)捷運橘線就在旁邊~

接下來還有港區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世貿展覽會議中心,旅運中心,總圖館等等,國際競圖都已經出來了~網頁也可以去看看吧~
http://www.kpop.com.tw/

http://www.pncsc.com.tw/main.html

以上都是接近百億級的國家重大建設,當然還有正在進行的鐵路地下化工程,甚至未來環狀輕軌的招標也可以多多關心討論。

註:

鐵路地下化對於區域跟城市的發展影響比紅橘捷運還重要,當初台北也是如此,當時也是國家把很大資源都挹注到那裏,造成大家現在看到的發展。高雄的興建速度有了台北的經驗會較快。

高雄內部有南北,台灣內部也有南北問題,許多的國家也都有區域發展的兼顧與平衡,台灣南北發展落差大,所以中期一些比較大的建設跟發展會在南部,政府會面對開始因應這些問題,所以期待高雄發展的朋友不用急,趕快卡位做好一些準備即可。

很多時候當看到已經一窩蜂的時候才要進場已經晚了,我這樣說大家應該懂

講到高鐵,高雄捷運等公共運輸,目前會虧損也很正常。
台灣大小如果只有台北至台中的距離,應該也不用興建甚麼高速鐵路的必要性。很顯然南北運輸或北高城市間交流是建設的主因,南北發展落差若大,只能當假日觀光花車,則高鐵虧損一定必然,只有短程區間營運,經濟規模上不去,縣市間短程通勤做台鐵即可。
如同國內西部航線的指標,北高航線經營不下去,則其他航線也都不用說。

03/11補充:
我很想談談高雄的建設發展,分享一些看法

前面兩廳院那篇寫到:

談高雄捷運問題,任何的公共建設議題包含軟硬體,有些人就是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
有任何難得的文藝活動在高雄演出,即使給他免費的票可能也不會去看,討論再多也沒意義。


我認為談捷運虧損是老掉牙議題了,但為何每次總是有人可以那麼容易見縫插針,說自己高雄人不見得就是高雄人,有些可能也離開很久了~

如前面有一篇蓋高樓的主題"我去高雄朋友叫我不要搭捷運",開版者後來也說了他是中部人,但他認為台中才是需要捷運,這不是很好笑嗎?包含一些跟著起舞自稱高雄在地的~

有時國家重要公共建設,地方發展政策,捷運給幾條,沒有"為什麼",國家要你是首都就是首都,遷都就遷都,是金融中心就是金融中心,想先給你科學園區就給你,要你先發展重工業你也只能去發展,哪有甚麼深奧的道理?

現在北部開始擠爆了,才說要打房了一棒就下去了,就只是解決問題的手段。高雄的發展也是一樣,時間到了,政府開始回頭想到了,就去做了~

一些的建設,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也用不到,公園綠地單車道規劃就只想到拉房價,藝文中心兩廳院就想說在家聽CD就好,有時想想被噹或常被人說高雄人或南部人就是XXX甚麼的,甚麼建設就是用不到,嫌太貴,浪費錢,有這些的種種觀點一部分自己也要檢討。

我從北部下來高雄服務定居算算也五年了,我當初就很看好高雄在台灣未來發展的轉型,將扮演重要角色至今不變,我也論述了很多高雄發展的利基與無法取代的港埠城市定位,全球著名的經貿大城皆然,高雄有很好的條件,還有政府解決台灣南北區域發展差距的必然性。

我一個外地來的,都這麼看好高雄,結果一些所謂的在地高雄人,或已經出走就算了的假高雄人,每天都在討論甚麼?人家見縫插個針,馬腳就露出來。

高雄失業真那麼可怕?那為何還是有人敢先下來?不是應該都去台北擠?又不是聰明才智輸人或較細漢,才只能來高雄?

喔~說我專業是醫學,所以理所當然沒差,我哪裡都可以發展,我至少選擇了高雄付出了行動,也當然有了應有的回報跟生活品質,也在這裡服務。

只會抱怨的人,不然自己又為家鄉做了甚麼?不管已經選擇離開或留下的

03/12

一些的回應...

吽吽牛 wrote:
讓我想起當年高雄科工館開幕時,一群市民(暴民)根本不是去參觀,而是破壞,重點還是家長帶頭。展覽隔天滿目瘡痍。小弟也是土出土長的高雄人,但說心裡話,南部因為產業的關係,民眾的文化素質真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除非根本改善產業結構,不然砸大錢蓋兩廳院也是浪費。


又是一個自稱土生土長的高雄人,祖父輩還沒分家前都是台南人,父執輩也都留學日本,那時的北部不只台北,在他們的眼中可能暴民更多,水平更低。

上面只是舉例,說明談這些一點意義也沒有,你用不到嫌浪費不代表別人用不到,不需要。

還是你現在的暴民指的是現居高雄服務的小弟我嗎?

至於政策問題,產業問題,時間到了怎麼解決,是政府的事。

bank0122 wrote:
我只是討厭高雄人一直認為,台北可以哪我們高雄也可以..

人總是要認清事實,有些東西可行不可行,,真的不是大家這樣嚷嚷就算

ps..我高雄人....高雄也有家


上面是一篇有關高雄需不需要捷運問題,某個自稱高雄"也有家"的高雄人觀點,剛好呼應本主題,現在應該是住台北。大家可以去比較看看觀點的差別與偏頗。

我,前面文章大家有看到,是一個只來高雄定居5年的所謂外地人,高雄地理環境不敢說熟,台語也不敢說非常好,而更多所謂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對高雄很了解。離開高雄後,又有了對高雄的觀點,到底誰才是高雄人呢?

不住高雄的高雄人叫真正住在這裡的高雄人要認清現實??這是多可笑的觀點啊~

台灣那麼小,還要去比較時,多去國外其他城市旅遊,心胸眼光也許可以放開。

講到台灣的大眾運輸發展或其他重大建設,何必硬去分南北。時間到了該做還是要做,人民當被迫要改變或先自發的想要改變時,就會改變,不只高雄,台北也一樣。

很多時候是政策問題,如台灣機車文化及使用習慣問題,台北捷運跟公共運輸這麼發達,機車也還是滿街跑,為什麼?

反而我在高雄,認為台灣的機車用路跟定位沒有保障(請搜文),能力許可,我很早放棄機車的使用,目前高雄開車不只行車環境良好,單車及捷運也是我常使用的工具,尤其是有北部友人來訪,在不克招待的時間,我還會幫他們買高雄捷運票卡一方面紀念,讓他們自行也可以玩得愉快。

在我的觀點,台北大眾運輸如此發達,比我離開時更好了,可是路上橫衝直撞的機車還是那麼多,甚至平常日或上下班比高雄還多,這可以說像暴民嗎?

我最近幾次上台北的研習會,友人還會凹我一下當地陪,台北你不是很熟?怎麼開車這麼緊張小心,我說我現在在台北開車開始感受到以前沒有的壓力了~

******************************************************************************

再補充一些南部房產看法,高雄朋友要注意!!

現在有很多五六年級生為了工作還必須留在台北,北部一些中產,應該都恨不得現在能馬上退休(北部房產泡沫或打房風險高),如果這些人退休後來南部把台北房產賣掉,高雄朋友想你的生活條件能跟得上嗎?何況如果是現在就退休??

所以除了等政府解決南北發展差距問題去引導,時間到了會去做沒錯,但高雄人自己也要很小心面對。

這也是我為何之前一直在這裡奉勸高雄朋友,高雄的房價只會一直上去,有些遊子退休也會想回來,有好的點尤其自住先解決,高雄的房價目前"還低",是有賺到一些台北比不上的生活品質,其他資金的運用跟投資要更靈活,不然等一些北部的退休族南下,他們先前房產早就翻了好幾番,你的生活條件要能跟上很難。

所以在南部,同樣薪水,買房剩的錢雖然較多(可流動資金)一定要做其他投資規劃,沒危機意識會很危險。

如我當初雖留在高雄,我大部分同學都是在北部,我的理財投資觀念就不能跟他們一樣,比例也不同,只能說各憑本事,10,20年見真章。大家各有盤算,沒誰笨誰聰明,看要的是甚麼。

這些給大家參考。

10/27/2012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心有所感

沒想到現在還有人會想到高雄,問高雄怎麼了?

應該問台灣怎麼了?


從台北來高雄居住快七年,時間不等人也不等台灣了~

而放眼國際看看別人的經驗,看對岸的沿岸(港口)城市如何的競爭,香港,新加坡,歐美澳等先進國家港口城市的發展歷史,而台灣的高雄在談觀光及重工業,捷運需不需要。

是政策錯誤,定位錯誤,看台灣或高雄再談太細的東西不是不能談只是很多都已經太晚。

以我個人來說,當初選擇來高雄,對於台灣現在的處境其實已經在預料中只剩部分情感,想做沒做的,來高雄也是退路,也沒人可以說誰愛不愛台灣~


PS

現在台灣許多年輕一代已經沒有方向,因為他們自己也看不到台灣的方向或未來,考公職(甚至先棄學)是台灣現在最夯的話題,一考再考年年考,考上還有新聞會報,沒有人才想留在各個產業為台灣打拼,產業空洞化,那台灣以後的未來競爭要靠誰呢?

靠這些科舉狀元,探花等升官嗎?軍公教含退休新資替代所得跟民間產業大幅脫鉤的問題現在才看到?
繼續壓榨我們的下一代,國家的未來

有政府高官說現在看到了,也有是說這要分十年,循序漸進去改革,台灣現在還有下個五年,十年嗎?





2011-03-10 0:27 發佈
teabox wrote:
全國最大的都會公園,以超越北部為標的所規劃的藝文中心兩廳院...(恕刪)


這個是由中央買單, 市府負責發包督造. 總經費99.5億.

teabox wrote:
接下來還有港區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旅運中心,世貿展覽會議中心,總圖館等等...(恕刪)


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 50億, 中央買單
高雄港國際旅運中心 --> 28.5億, 中央買單
世貿展覽會議中心 --> 30億, 經濟部買單

teabox wrote:
當然還有正在進行的鐵路地下化工程...(恕刪)

這個花錢可多囉.. 總經費998億 !!
幸好這也是全由交通部來買單..


teabox wrote:
每次看高雄版不是在談...(恕刪)

預定是2013完工,個人是覺得還是會拖到,如果蓋好小弟應該會偶而光顧一下
其實這選點個人認為還不錯,位在高雄市和高雄縣交界
附近一小段路就有文山特區和澄清湖區,對這邊來說蠻便利,而且也可當成公園來看

希望這可以改善高雄文化氣息,個人老覺得文化中心不太像有音樂廳的感覺(是不是有記錯?)
我比較好奇的是鐵路地下化之後,那新火車站要蓋在那?
在原址嗎?
紫焰天蠍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鐵路地...(恕刪)

雖然跟標題無關,但小弟也很好奇,看規劃應該是蓋在原址

目前比較有疑問的是,這樣不會跟左營兩鐵共構打架嗎?

lcn3338 wrote:
這個是由中央買單, ...(恕刪)


lcn3338大對中央買單的資料了解蠻多的,可否請l大整理一下全台城市建設中央買單表,讓大家了解一下,順便長知識...Thanks!

teabox wrote:
每次看高雄版不是在談...(恕刪)


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有大大知道這規劃的時程嗎??

競圖完成了 何時 會開標 發包呢?? 何時會完工???

freece wrote:
目前比較有疑問的是,這樣不會跟左營兩鐵共構打架嗎?


火車站跟左營的生活圈還是有差別,但我還是很期待鐵路地下化之後
南高跟北高之間的互動會提升多少^^
紫焰天蠍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鐵路地下化之後,那新火車站要蓋在那?


交通部鐵改局有放一些影片,參考一下就會有一些概念
http://www.rbtr.gov.tw/05601.aspx?id=10

一些執行現況
http://www.rbtr.gov.tw/05710.aspx?id=28

freece wrote:
目前比較有疑問的是,這樣不會跟左營兩鐵共構打架嗎?


左營是三鐵共構,打架不會,兩個轉運樞紐,之間也有捷運跟台鐵連結。

鐵路地下化對於區域跟城市的發展影響比紅橘捷運還重要,當初台北也是如此,當時也是國家把很大資源都挹注到那裏,造成大家現在看到的發展。高雄的興建速度有了台北的經驗會較快。

高雄內部有南北,台灣內部也有南北問題,許多的國家也都有區域發展的兼顧與平衡,台灣南北發展落差大,所以中期一些比較大的建設跟發展會在南部,政府會面對開始因應這些問題,所以期待高雄發展的朋友不用急,趕快卡位做好一些準備即可。

很多時候當看到已經一窩蜂的時候才要進場已經晚了,我這樣說大家應該懂

註:
講到高鐵,高雄捷運等運輸,目前會虧損也很正常。

台灣大小如果只有台北至台中的距離,應該也不用興建甚麼高速鐵路的必要性。很顯然南北運輸或北基-高屏城市間交流是建設的主因,南北發展落差若大,只能當假日觀光花車,則高鐵虧損一定必然,只有短程區間營運,經濟規模上不去,縣市間短程通勤做台鐵即可。

如同國內西部航線的指標,北高航線經營不下去,則其他航線也都不用說。

我是路人甲 wrote:
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有大大知道這規劃的時程嗎??

競圖完成了 何時 會開標 發包呢?? 何時會完工???


由國內外知名建築團隊參與競逐的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國際競圖,各團隊得獎作品設計圖面與模型訂於100年3月4日至3月13日於夢時代購物中心8樓時代會館展出,歡迎各界人士前往參觀。

本工程基地面積約11.89公頃,西臨漁人碼頭、南接新光碼頭、北邊串聯愛河沿岸設施,擁抱愛河與高雄港海域的交會地帶。工程規劃容納至少3,500席室內表演廳及12,000席戶外表演場,並規劃開放空間貫串全場域,預定完工後每年共可演出500多場音樂及相關文化類型節目,預計將有37萬4,400位觀眾參與音樂中心之活動,除有助於發展南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帶動舊港區新建設,更將結合音樂文化、海洋文化及週邊人文地景資源發展主題觀光計畫,帶動觀光產業及文化事業再發展。

以上,有興趣的去看看吧~第一名是西班牙團隊,第二日本,第三美國及兩個佳作,看看一些人家設計的理念

後面還有港區旅運中心及世貿展覽會議中心(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