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縣長開砲,怒批中央

蘇煥智:行政主導、官官相護 司法兩大弊端

蔡政府推動司法改革未見成效,一路追蔡英文總統「論文門」的律師張靜還疑似被「查水表」,前台南縣長蘇煥智昨天質疑張靜是被政治鎖定,要求司改先解決「行政主導」與「法官和檢察官之間官官相護」兩大弊端,否則司法未獨立就會揣摩上意,對不同意見者進行鎮壓。

蘇煥智接受本報專訪,批評當前的司法體制與政治牽扯不清,他以受彭文正教授委託追查「論文門」的張靜為例,張靜因女友開的美容沙龍店與客人有糾紛,提出店內保安設置的監視錄影作為證物,反遭檢察官以有裸體畫面為由,依妨礙秘密罪起訴,還搜索其事務所。

蘇煥智強調,該證物是張靜提出的,搜索根本無必要,很顯然,檢察官這些動作是針對性的,因為電腦裡的資料全都被扣,「有可能辦這案卻是在查另一案,有被鎖定的味道」。

他說,現在的司法體系有二大弊端,第一是「行政主導」,法官和檢察官的任命、升遷,全都仰賴高層,另一個就是法官跟檢察官「官官相護」,導致司法無法獨立。

蘇煥智表示,目前體制由總統提名司法院長、大法官和檢察總長,法務部長也是行政院長提請總統任命,想要升官的人,就會觀察和揣摩「上面的意思是怎麼樣?」 修理蔡英文的人就會被鎖定,「張靜的案子就是這樣」。他說,這些檢察官會主動維護「上面的老闆」,只要他們一出手,就會讓老闆印象深刻,認為是效忠於他,未來升遷就會受到重視。

蘇煥智指出,不僅如此,法官和檢察官的「人事審議委員會」,大部分委員也是法官和檢察官,蘇煥智表示,也因此,即使法官、檢察官做了很多很離譜的判決,也全都沒事,司法無法獨立,變成不受外界監督的利益集團。「我們現在就是誰執政就全部主導,這非常不恰當,也違反司法獨立,但司改卻完全沒有談到這點」。

他以法國為例,法官和檢察官的「人事審議委員會」,總統只能任命15人當中的2人,法官系統的委員人數也不到二分之一,社會人士則是過半,德國也以外界委員為主,「這樣比較能反應社會的意見」。

蘇煥智說,此外,這些國家法官都是任期制,可以藉此淘汰不適任人選,判決和起訴也會比較審慎,不像台灣是一試定終生,就算做得再爛,還是可以操生殺大權。

他強調,法官任命制度一定要先去除行政主導權,法官占審議委員人數也不能超過一半,維持多元才能讓法官和檢察官有獨立性,否則上面根本無需交待,這些人就會主動揣摩上意,對不同意見者進行鎮壓。



老縣長開砲,怒批中央





鄉親們,你們怎麼看
2022-04-07 12:20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