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3年看屋到現在,最近終於塵埃落定了。中間看了府前陶喜、龍騰永華、僑昱iLife 、太子峰雲會、國泰上品硯、國泰文林硯、國泰文海硯、太子君峰會、東橋夢公園、永龍V&A 、宗大陶裡原、百慶林森、富立耘非凡 、永龍成大寶仁,更別說是仲介帶看二手屋不計其數,考慮風水座向以及格局壁刀等等,最重要就是價錢,我養成一個看屋習慣,破題法,直接問仲介或代銷或業務:「想賣多少?」賣方對於產品有一把尺,他預期要賣多少請他直接說,我們衡量是否能夠接受,以及計算對方價格是否跟我們預期相符,能夠接受或是比較接近雙方才有議價的空間,像之前看一個二手建案,十年屋,屋主開1898,再再重申已經降價而且是第二手屋主買高點的,可是我看完只想出1150。像這種根本不用開價,讓屋主繼續抱著。像有一個新建案,開價1300,我內心只想出700萬,這種老闆也不歡迎我們這種客人。
給出你覺得適合的價錢並且不再回頭,出價完了以後不要再來來回回折衝斡旋了,浪費大家彼此的時間,屋主捨不得賣請他賣別人,房子這麼多就不要等待了。
喜歡的房子多看幾次,仲介和業務覺得你是有機會成交的,才會積極的努力協調價格,不過詢價期間不要出價,出價是要買才做的事情,有個建案,當時看給98折,後來說88,一年後變成82,實際成交大概76,買貴公司不會退錢的。
沒遇到喜歡的,寧願現金握在手上也不要亂買,亂買的意思就是買了還會有遺憾的就不要買,現金拿在手裡才能裝大爺,說話也比較信心十足。日本從房地產泡沫化以後發現現金才是王道,手上有錢至少隨時都可以買,如果一旦草率的買了房子,無論維修或裝潢整修都是一大筆費用。
最後,沒事不要一直往上看,因為會覺得以前看的房子太低,硬買很痛苦,大概是由奢返儉難的概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