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買了位於安中路的"微風綠墅" 建設公司:富程國際建設買屋已過一年了,當初反應戶外磁磚會吸水造成採光罩漏水,建商只冷冷的回了一句"沒人在保固戶外防水的!請自行處理!"自己的常識知識不夠,只好鼻子摸摸,淚往肚子吞.希望別再有人忘記在合約中加註:戶外磁磚需防吸水漏水!磁磚沒做防水,吸水會怎麼樣呢? 會把水泥中的"碳酸钙"排出......結果就是如照片,磁磚外觀會有一片一片的白色區塊.或是有一大塊的白色結晶.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造成其它地方漏水~~~
如果要求建商在合約上註記外部壁磚要防水我想沒建商敢掛這種保證。第一、外部防水是施做於樓層接縫處,是結構體完成後施做,接著上水泥沙漿讓整個面平整最後開始貼二丁掛、壁磚等建材。在貼壁磚都會預留伸縮縫(我想鄉民都清楚明白留伸縮縫用意何在)最後再上填縫土(填縫土本身不防水)就我本身買的房子及看房子經驗大部份建商都做到這程度,現在市面上有種防水劑(外觀透明無色有少許臭味)可以抹在外壁磚上,主要是做簡單防水,當時我有問我買房子的建商有沒有做這層?工務主任也很誠實說沒有做,主任也說如果做了勢必要將這層防水漆成本轉價於售價,但消費者能否承受就需打問號?房子買了四年,外觀會吐白,但至少室內沒漏水,我就很滿足。現在下這種酸雨,雨水會從伸縮縫跑進去產生化學作用吐白,十個建案幾乎都有,差別在多與寡。第二、我並沒有指責任何人的意思,請不要看到這就高潮到天堂,隨便扣人家帽子。我認為現在消費者意識抬頭,這是很棒的現象,代表我們重視自己的權益,但請記住消費者權益從來就不是可以無限上綱,過度要求或者不合理要求只是增加別人困擾或者產生衝突甚至自食惡果,如同工務主任說的:消費者要我做,我勢必要反應成本轉嫁於售價,那最後我們有得到任何好處嗎?我看房子著重安全(地震不要倒)、下雨時室內不要漏水,售後服務做的好。
這一期的住戶都問過,每一戶都有漏水的情況,約5成是室內漏水,解決方式都是打針!還有更慘的是客廳的地板磁磚冒出水來,說是從頂樓管線流下來,滲透到地板磁磚下方沙土中!我也感覺不可思議!只是想提醒別人買房要多比較!有跟貼磁磚的師傅聊過天,他說當初建商很趕著做,防水還沒做好就叫他們施工了~我也知道一些後續防水作法,問題是當你買房時,會先做防水嗎,當然沒想過,只相信建商當時的誇大說詞!等到你發現問題時,會是只有一個嗎,有那麼好運的事嗎?我也只是個"剛踏入叢林的小白兔",反正這些事情我都是先反應給建商過,去年我都自己塗防水透明膠了,但總不可能全棟塗吧!出問題的就是沒塗到的地方!反正我先處理碳酸鈣的問題後,再來塗膠吧~~建築時防水的費用會加在消費者身上? 那就加呀! 如果太貴,不會找別的房屋喔?
俗稱"白華"....小弟個人是覺得,一間房子花那麼多錢!消費者並不是全吃虧的.......個人建議,集結有這種情況的所有人,直接找技師公會辦理鑑定!鑑定個一間房子,大不了也才個幾萬元!.....出具的鑑定報告也有公信力!是施工不良,或是其他奇奇怪怪的答案....委託專業來.....這個大家都不用爭辨!將來要求償,要修繕......後續看鑑定報告出來後再說..看要找消保官還是訴訟......會對消費者有保障低!雖然不是包山包海,但也不是船過水無痕........所以.....供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