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其實看得出來大家對台南發展其實有著很兩極的看法
這邊剛好看到兩則也算兩極的新聞給大家評論評論吧!
第一則是bbs的,因為是台南板,底下留言應該也都是台南人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483061669.A.606.html
升格六都無感 在地人:房價有感
2016/12/30
好房網News
過去不少人會將古都台南,對照為日本的京都,但最近不僅被日本人打臉「只是福岡」,
現在又慘遭網友認為根本不夠格升為六都,狠酸6年來看不見進步,反倒是房價、車流量
步步高升。
不少網友認為,台南升格六都後,6年來不見明顯發展,慘輸其他五都
台南自2010年升格六都後,不少網友表示,除了多了幾個商場外,重大建設、大型活動、
政策改革都不見改變,甚至2020年後,將成為六都中唯一沒有捷運的直轄市,和其他五都
相比是望塵莫及,唯一「變很大」的只有車流量大增和飛漲的房價和物價。
台南房價負擔相對其他都會區小,吸引不少中北部換屋族、首購族移入或返鄉,加上近年
受惠於購物中心商圈發展成熟,加上鄰近國道、交流道等交通建設,拉進人口集中市區,
永康區近3年房價漲幅就高達24.5%,而不同步的薪資,更讓小資族十分有感。
根據營建署公布的2016年Q2房價負擔能力表現,台南市平均要不吃不喝7.33年才買得起房
,和2011年Q3房價所得比6.14相比,房價負擔力越來越低。有巢氏房屋執行副總莊志成向
蘋果日報指出,軍營遷移後,藉土地活化利用議題,原址建設創意產業園區和大型公園,
2018年更有市立圖書館等大型建設完工,都將拉抬買氣,周遭的預售屋更出現突破2字頭
的價格。
除了房價高,不少人認為,近年的觀光客湧入,當地人假日出門到處都塞車、小吃大排長
龍,物價也悄悄上漲10~20元;不過仍有不少老台南人認為,就是愛古都的「慢步調」,
不該以雙北的繁華當標準,如果是把台南定位在「古都」,根本不需要一大堆的水泥高樓
和蚊子館建設。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63034
邁向施政第七年 賴清德盼「苦盡甘來」
台南市長賴清德本屆任期即將過半,回首過去二年歷經各項考驗,但仍奪下超高民意支持及滿意度;展望未來,賴市長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數度說出「感謝」,他強調,自己只是平凡人,面對市民的期待及支持,希望能不負所託,唯有凡事感謝、全力以赴。而回首今年一整年,台南歷經地震、霸王寒流,尼伯特、莫蘭蒂、梅姬颱風,賴市長說,大家都很辛苦,希望來年「苦盡甘來」。
以下是市長接受本報專訪訪談內容:
治水工程繁複 確實已見成效
問:市長你馬上要邁向第七年的台南市長任期,台南縣市合併升格踏出第一步到現在,台南改變了什麼?
賴清德:我最常聽到從住外國、外縣市回來的市民或觀光客誇獎台南變得更漂亮、更進步、更整潔,例如環保媽媽團體每年走訪縣市作全國評比,台南都是名列前茅,而都發局就有好望角、巧布點、台南築角計畫,文化局推動社區營造,農業局推動農村再生,讓市民感受到家園變美了!
再來談到交通,曾有一位老阿嬤對我說「市長,你做得很好」,我問「甘有樣?多謝啦,哪裡做得好?」阿嬤馬上回答說坐公車很方便。平心而論,這幾年大台南公共運輸捷運化,搭乘人數從合併前的七百四十二萬人次,到今年達二千萬人次,不僅公車變彩色漂亮,而且公車平均車齡從十二年降到六年以下,且改換低底盤公車,搭乘更舒適人性化。
以下略,太長就不都貼出來了
主要是針對治水、公車、奇美博物館、治安、清廉勤政、鐵路地下化、登革熱防疫作政績頒述
我還是覺得市府對台南發展定位不明
使得民眾與民眾的想法認知落差很大
針對新聞講的幾項政績,
治水:覺得是基本款了,這年代好像剩台南治水還沒搞好
公車:沒有方便到想坐,無法評論
奇美博物館:奇美創辦人想蓋的,順便被市府沾光而已
治安:容我主觀意識覺得宮廟活動總是令人不安
登革熱:在前年印象擴散得很嚴重才開始在防治,我家也噴了兩次藥,記得光台南就快2000例,而且從台南北區擴散到全台,最後死了兩百多人
鐵路地下化:和築真邦應該會比鐵路地下化更快蓋好(抱歉,來亂的,每天都會經過@_@)
題外話,裡拜天經過屏東火車站,才發現跟以前完全不一樣,有點高雄火車站的fu

當天沒拍,網路上找的照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