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不必把建商神話,不要再造神

亂象1,預售屋連公設示意圖都沒就在賣,人看到某建商蓋就在吹捧,又是在造神,是要造台南之光?

亂象2.預售賣完了,交屋後又有股東,地主,紅單,投資,一間又一間保留戶釋出。

亂象3.實價登錄你信了,只能說你太嫩,建商的人頭戶做出來的市價,買的人把裝潢加在總價了,實價登錄還是有人寫高增加貸款成數,別人買多少,聽聽就好。

亂象4,持有和轉讓成本很高,很多人買房當投資,有的借人頭,其實裡面的法律風險不是沒有。

亂象5,忽略比例原則,買機車還會上網爬文,試騎,但買房子老是要別人推薦或是迷信知名建商,預售屋風險大,成屋也許貴一點,至少東西看得到,也許好格局都被挑完,但總能找到可以接受的,至少蓋好後,走進去自己要住喜不喜歡。


亂象6.買房子還沒住,就想五年十年要怎麼賣,多少價位,如果你只有一間是要搬那,漲了,外面房子也漲,是可以換更大而不用加錢?如果只有最基本的錢,又要嫌風水,嫌格局,什麼多好還賣你青菜蘿蔔價。?
2016-10-04 21: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建商神話
andersen777 wrote:
交屋後又有股東,地主,紅單,投資,一間又一間

認同+1
有個社區70多戶目前網上7戶待售,
比例高不高, 個人都有不同看法跟論斷,
只是針對投資戶的行為發表看法, 而非裡面已入住的住戶
多空漲跌當然是市場機制決定,
但裡面住戶咄咄逼人的態度,
真是...
有人被糾正胡說八道就說人家咄咄逼人

原來連糾正胡說八道都不可以

讚啦

好棒棒

仁兄

別 忘 了 你 有 私 訊 想 要 買

言盡於此

你們就繼續跳針

不敢說實話也不必繼續囉嗦
是又如何?
買不買從現在到後面的幾年還有一堆可以選
不急, 謝謝關心
自己亂說話可以,別人捍衛自己家園,以正視聽就說是咄咄逼人。我現在可是呸呸噴人喔,不是咄咄逼人。某人從之前到現在一直針對某社區和某建商,你討厭該建商是你家的是,事,你說針對那一成投資客,那其他九成被不實言論掃到的非投資客又怎麼說,重點是根本不了解實際狀況,還自以為是。A大的叧一樓言論我是很贊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交易原則。至於某人,我很慶幸他討厭該社區,沒機會跟他當鄰居真是再好不過。針對開價一直批評,是搞不清楚開價和成交價差別嗎?
澄清幾個個人觀點:
1.高價的房子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建商一坪從2011之後調了快十萬,但土地成本增加只多成本兩成,房價卻多了五成到一倍,那應該要蓋的更好,這是應該而且必要。

2.一間頂樓破30萬的房子,大樓公設用的家具跟跟20萬一樣用的是複刻,除了成本之外,我覺得不尊重智慧財產權,複刻就是複製拷貝,只差沒貼LOGO,你希望蓋的房子有品牌,就應該尊重設計,尊重智慧財產權,豪宅不應該有仿冒品,多花兩百萬買正牌,才能說是豪宅的做風。


3.肯定大建商會把房子問題處理完,只是提醒大家,再貴的房子一樣可能會漏水,施工不謹慎,水泥也是活的,沙孔難免,但如果網友無止境神話幾個建商,把他們蓋的房子都說是完美,也不必,沒人能擔保不會漏水,重點去處理。

4.幾百萬的裝潢如果圖都在大陸畫2D,那是幾百萬的價格,還是幾十萬的一般系統家具就能做到的服務,圖愈清楚就愈能完成每一個住戶真正需求,對岸的人知道台灣的生活細節?

5.我自己有房子,房價漲跌我覺得取決於市場,但去年時,每一個建商蓋大樓一開始開低樓20,高樓30樓,那是不用考慮建材,地段,設計,規劃,生活機能等不同大樓差異與建商的品牌信任度差異?房子是拿來住,不是住在一坪30萬房子裡,想去小七還要開車,停車場兩部車相鄰開門不小心還會互撞車門。十幾萬的房子,車位小還可以說得過去,三千萬房子的車位,兩台Camry 車門還要小心開,這種把生活細節做好不應該。?還是要給我說一坪四十萬的房子,才能規劃好停車場。

7.台南不是台北,在地生活,不需要像台北比誰住的樓外觀漂亮,住貴的樓人就比較好?一群有錢的人,品德就比較好。?
andersen777 wrote:
亂象1,預售屋連公...(恕刪)


如果有錢當然買成屋比較踏實
但是拿你最近一直提的康舟來說好了
當初預售才多少錢 現在成屋了 還能買的那幾戶開的價買得下去嗎?
除非你當初看上的預售屋在成屋的時期剛好遇到SARS或金融風暴這種事
不然你可以跟我說哪間成屋的價錢可以跟預售屋的時候一樣?
口袋不夠深的我們如果想買新屋當然只能從預售屋下手
那想要降低風險最大標的當然就是看建商的風評
也不能說是造神 至少評價好也是建商努力建立來的
每個案子都有它的優點跟缺點 也沒人說知名建商的房子就不會漏水不會出問題
問題是漏水了出問題了建商願不願意負責任去解決

實價登入本來就只是參考
哪個案子沒有投資客 哪個想賣房的人不想狠狠賺一筆
那個賺300不要的人應該也不只一個
(我也出過斡旋讓對方賺300對方不削要 XD)


qqmeimei wrote:
如果有錢當然買成屋比...(恕刪)



這篇文章很怪,是業配文出現?

文中口袋不夠深的我們,買預售屋
我也曾出過300斡旋,買新成屋
這兩句話很矛盾
到底你是買預售屋還是買新成屋,到底是不夠深,還是夠深成屋加三百買?

奇怪了
兩年前開始對某建商蓋的房子只喊漲,是業配文?

人生不是只有富裕人生,也有府城生活,當然也有小城故事,我們的人生很平凡,不會只每天想著富裕人生,平凡一點務實一點好
投資客的心態跟自住的心情還是不同
自住是對家的殷殷期待
而投資甚至是投機, 他們的心裡 -
從預售時的紅單伺機轉單
到交屋後繼續尋求脫手
不然就是轉租代售, 再看看後面的可能...

本質就是賭一個時機, 賺賺機會財.
過去8~10年, 的確是靠這種機會財獲利的好日子,
但後面房市的起落, 多空各有各的理由~
Let's wait & see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