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1,預售屋連公設示意圖都沒就在賣,人看到某建商蓋就在吹捧,又是在造神,是要造台南之光?
亂象2.預售賣完了,交屋後又有股東,地主,紅單,投資,一間又一間保留戶釋出。
亂象3.實價登錄你信了,只能說你太嫩,建商的人頭戶做出來的市價,買的人把裝潢加在總價了,實價登錄還是有人寫高增加貸款成數,別人買多少,聽聽就好。
亂象4,持有和轉讓成本很高,很多人買房當投資,有的借人頭,其實裡面的法律風險不是沒有。
亂象5,忽略比例原則,買機車還會上網爬文,試騎,但買房子老是要別人推薦或是迷信知名建商,預售屋風險大,成屋也許貴一點,至少東西看得到,也許好格局都被挑完,但總能找到可以接受的,至少蓋好後,走進去自己要住喜不喜歡。
亂象6.買房子還沒住,就想五年十年要怎麼賣,多少價位,如果你只有一間是要搬那,漲了,外面房子也漲,是可以換更大而不用加錢?如果只有最基本的錢,又要嫌風水,嫌格局,什麼多好還賣你青菜蘿蔔價。?
1.高價的房子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建商一坪從2011之後調了快十萬,但土地成本增加只多成本兩成,房價卻多了五成到一倍,那應該要蓋的更好,這是應該而且必要。
2.一間頂樓破30萬的房子,大樓公設用的家具跟跟20萬一樣用的是複刻,除了成本之外,我覺得不尊重智慧財產權,複刻就是複製拷貝,只差沒貼LOGO,你希望蓋的房子有品牌,就應該尊重設計,尊重智慧財產權,豪宅不應該有仿冒品,多花兩百萬買正牌,才能說是豪宅的做風。
3.肯定大建商會把房子問題處理完,只是提醒大家,再貴的房子一樣可能會漏水,施工不謹慎,水泥也是活的,沙孔難免,但如果網友無止境神話幾個建商,把他們蓋的房子都說是完美,也不必,沒人能擔保不會漏水,重點去處理。
4.幾百萬的裝潢如果圖都在大陸畫2D,那是幾百萬的價格,還是幾十萬的一般系統家具就能做到的服務,圖愈清楚就愈能完成每一個住戶真正需求,對岸的人知道台灣的生活細節?
5.我自己有房子,房價漲跌我覺得取決於市場,但去年時,每一個建商蓋大樓一開始開低樓20,高樓30樓,那是不用考慮建材,地段,設計,規劃,生活機能等不同大樓差異與建商的品牌信任度差異?房子是拿來住,不是住在一坪30萬房子裡,想去小七還要開車,停車場兩部車相鄰開門不小心還會互撞車門。十幾萬的房子,車位小還可以說得過去,三千萬房子的車位,兩台Camry 車門還要小心開,這種把生活細節做好不應該。?還是要給我說一坪四十萬的房子,才能規劃好停車場。
7.台南不是台北,在地生活,不需要像台北比誰住的樓外觀漂亮,住貴的樓人就比較好?一群有錢的人,品德就比較好。?
andersen777 wrote:
亂象1,預售屋連公...(恕刪)
如果有錢當然買成屋比較踏實
但是拿你最近一直提的康舟來說好了
當初預售才多少錢 現在成屋了 還能買的那幾戶開的價買得下去嗎?
除非你當初看上的預售屋在成屋的時期剛好遇到SARS或金融風暴這種事
不然你可以跟我說哪間成屋的價錢可以跟預售屋的時候一樣?
口袋不夠深的我們如果想買新屋當然只能從預售屋下手
那想要降低風險最大標的當然就是看建商的風評
也不能說是造神 至少評價好也是建商努力建立來的
每個案子都有它的優點跟缺點 也沒人說知名建商的房子就不會漏水不會出問題
問題是漏水了出問題了建商願不願意負責任去解決
實價登入本來就只是參考
哪個案子沒有投資客 哪個想賣房的人不想狠狠賺一筆
那個賺300不要的人應該也不只一個
(我也出過斡旋讓對方賺300對方不削要 XD)
內文搜尋

X